說起這個,朱棣直接皺起眉頭,滿臉憤憤,“錦衣衛與刑部、大理寺只是下去查了一下,便查出貪官。
剩下那數十個官員,也必然乾淨不了!
朕已經有些理解,為何皇考在世之時,要那般對貪官酷刑,他們所作所為,不酷刑,不足以平民憤,不足以解朕心頭之恨!”
聽此,一眾官員臉色再次一變。
蹇義急忙道:“陛下,那些貪官汙吏固然可恨,但不能一次性都給殺了啊!”
“嗯?”
朱棣兩眼一眯,緊緊盯著蹇義,“吏部,你可是要包庇那些貪官汙吏?”
“陛下明鑑!”
蹇義神情一正,朗聲道:“陛下,微臣也十分厭惡那些貪官汙吏,但我大明的貪官汙吏太多了……
若是將這些貪官同一時間,都給查出來,全部抄家滅族,那我大明將會無官可用!”
“無官可用?”
朱棣頓時滿臉古怪。
“蹇卿,你怎會有此荒唐想法,朕問你,我大明有多少讀書人?”
“這……”
蹇義微皺眉頭。
“陛下恕罪,我大明讀書人數之不清!”
朱棣痴痴一笑,“那為何,我大明便無官可用?”
蹇義眼皮微微抽搐,“陛下,那些讀書人,都並任何功名!”
“功名?”
朱棣臉上滿是譏諷,“功名者,才可為官?”
“之前,朕還覺得,那些舉人、進士,給我大明當官,我大明百姓便可安居樂業,吏治清明。
但現在,朕發現,與其讓那些心懷鬼胎的舉人、進士為官,去貪汙腐敗,聯合士紳、商賈欺壓盤剝百姓,讓我大明百姓家破人亡!
還不如,讓那些一心為公的讀書人,去為官,去治理百姓。
哪怕是他們能力不足,但他們不會禍害百姓,不會貪汙腐敗……
至少,百姓們還能活下去!”
“……”
整個殿內,一眾重臣都是臉色大變。
“陛下,科舉取仕,乃是自古慣例,更是我大明祖宗之法……”
“行了,行了!”
朱棣一臉冷冷的擺了擺手,“皇考治理大明之時,擢升多少沒有宮門的有才之士?
蹇卿,還有諸位卿家,咱大明不缺讀書人,更不缺有才幹的讀書人。
至於科舉功名者,這幾年,北方讀書人為何能與南方士林一般,每次都考中那麼多進士,這其中緣由,朕比爾等清楚。
不就是死記硬背,然後鑽研爾等考官的喜好,或者又是鑽研前幾次科舉試題?”
“那些官員以為,法不責眾,殺光他們,我大明便缺少官員,我大明吏治癱瘓,他們這是想錯了。
朕絕對不會容忍,這些賊官一邊吃食著我大明朝的俸祿,一邊卻是去貪汙盤剝我大明的百姓……
我數千萬人口,讀書人更是有著數十萬,朕從不擔憂缺少官吏。”
“與其讓那些道貌岸然的賊官,身居官位,卻去貪汙腐敗,盤剝欺壓百姓,讓治下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還不如讓一些沒有功名,卻品德高尚的讀書人,去為官……”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一眾重臣齊聲奉承道。
至於他們心中真實想法是什麼,朱棣並沒有什麼興趣去知道。
朱棣又道:“蹇愛卿,你去給各省下方諭令,讓他們,各省提刑按察司選送府州縣學的優秀生員到京師,充盈了國子監的生員,讓國子監細心教導。
但凡我大明哪裡缺少官員,朝廷若是無官可派,便可從國子監的生員之中選拔委派!”
“臣遵旨!”
蹇義滿臉肅然應道。
隨著一眾大臣回到各自府衙,京師百官也都知道了朱棣的決心。
一個個心中一稟。
頓時議論紛紛,還有些自危。
“這位陛下對貪官,還有盤剝欺壓百姓的官員,也是這般狠厲啊!”
“正是!”
<center></center>
“陛下要讓各省提刑按察司選送府州縣學的優秀生員到京師,充盈了國子監的生員,可算是候補官員……
諸位在通知家中,或是同鄉之時,定要交代清楚,品行不端者,定不能讓其選上。
若不然,不僅不是什麼好事,還會連累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