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放寬日本產品進入韓國的渠道②
強加給韓國的其他國內重組措施包括:修改韓國的銀行法;貿易更加自由化;資本賬戶的自由化;勞動力市場改革;關閉一些大型銀行。在與韓國政府談判期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斷施加壓力,以便獲得韓國更多的讓步——包括許多與美國尚未解決的貿易爭端問題,促使韓國人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美國用來實現其他目的的工具。
由於同意如此劇烈的經濟重組計劃和對華盛頓作出如此多的讓步,韓國的談判人員立刻使韓國的經濟形勢變得更加惡化。但是,華盛頓對此漠不關心,因為面對韓國貨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議之後的持續下跌,魯賓仍然堅持只有韓國政府徹底實施強硬的新計劃後,才會有新的資金提供給韓國。韓國官員威脅要撕毀協議,從而會造成世界性的全面金融危機,並且對美國的金融市場構成威脅。在這之後,美國財政部的官員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才放棄了先前的主張,並提供了新的資金。這完全是為了保護美國的利益。國際經濟研究所高階經濟學家莫里斯?戈爾茨坦(Morris Goldstein)指出:“事實是美國官員清楚地看到了韓國所犯的錯誤,並且對之視若無物。”①最終,用來拯救韓國的方法是“保釋”(bail…in)。銀行同意重組它們的債務,因為韓國擁有健康的經濟和良好的支付記錄。
美國改變韓國亞洲發展模式的慾望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就像《金融時報》所指出的那樣:“減少銀行的借債將迫使(綜合企業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