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起的供水將成為極端重要的問題。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三世界債務危機(1)
1973年,在贖罪日戰爭後,石油價格暴漲了4倍,使國際金融體系產生了崩潰的危險。由於油價這種空前的突漲,歐洲的石油進口工業國處於衰退的邊緣,而絕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則無法增加足夠的出口,從而無力購買這種至關重要的商品。
對美國來說,這場危機提供了一個加強美國作為世界貨幣中心地位的機會。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同世界最大的產油國沙特達成了一項明確的協議,即石油只能用美元來定價,也只能用美元來支付,並且任何過剩的石油收入都將用來購買美國的國債。這開啟了“石油美元回流”的程序。美國—沙特經濟合作聯合委員會成立,並且美國承諾用軍事援助為沙特提供安全保證。①
由於石油價格的上漲,石油美元大量湧入波斯灣的歐佩克國家,遠遠超過了這些國家國內發展和消費所需要的數量。這些過剩的石油美元最終全都流入了紐約或倫敦的跨國銀行裡。這些跨國商業銀行渴望鉅額利潤,需要處理這些流入的過剩美元,因而把第三世界的石油消費國作為它們的首要客戶。歐洲工業國由於能源成本增加而瀕於衰退,因而把鉅額的貸款借給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專案。因此,每年成百上千億的石油美元在海灣的歐佩克國家、跨國銀行和第三世界國家之間來回流動,由此播下了20世紀80年代第三世界債務危機的種子。①
花旗銀行總裁沃爾特?里斯頓(Walter Wriston)錯誤地認為,國家不會破產。由於全都受到這種觀念的誤導,跨國銀行忘記了銀行業最重要的法則——“瞭解你的客戶”,因而選擇了“聯合貸款”。它們依靠大銀行的專業審查來把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在這種爭先恐後地向第三世界貸款的狂歡氛圍下,難怪花旗銀行否認它向巴西貸款過多,即使巴西在債務危機之前的4年裡債務增加了1倍。當時,光花旗銀行一家對巴西的貸款就遠遠超過了它的總資本金。①
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佈雷頓森林體系的機構也鼓勵銀行放貸。就在1982年墨西哥宣佈無法償還債務之前的幾周,這兩個機構宣佈:“仍然有相當大的空間來持續地提供額外貸款,以便提高生產能力。”沃爾特?里斯頓把拉美的貸款描繪成“沒有風險的貸款,因此商業銀行可以安心地把對第三世界的貸款增加3倍(按照資產的比例)”。①另一方面,第三世界國家的政府放棄了按照固定的長期利率來借貸的傳統方式,轉而投向按照浮動利率來借貸的短期貸款。這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給它們的經濟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油價的上漲也給西方的經濟帶來了破壞性的影響,尤其是對美國的經濟。通貨膨脹高達兩位數;美元對德國馬克和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下跌的幅度超過了15%;黃金的價格達到創紀錄的每盎司400美元。在卡特政府期間,美國作為投資勝地的聲譽遭到了相當大的貶損。連美國最堅定的朋友——沙特——據說也清空了手中數百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為了扭轉這種狀況,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宣佈了一項新的貨幣政策,從制度上凍結通貨膨脹率。沃爾克把自己打扮成通貨膨脹的鬥士,把美國的利率迅速提高到20%,削減了銀行和消費者的信貸活動,限制貨幣的增長。③
沃爾克的貨幣政策對世界商品的價格產生了相反的作用,並使世界經濟陷入了蕭條。礦物產品、咖啡和茶葉等大多數商品的價格下跌了50%左右,再加上過高的利率使第三世界陷入了債務危機。
第三世界債務危機(2)
1982年8月13日星期五,何塞?席爾瓦?赫爾左格(Jesus Silva Herzog)打電話給美國財政部,告訴美國財政部長唐納德?里根(Donald Regan),墨西哥已經破產,並且無力償還數百億美元的債務。這對跨國銀行來說猶如一枚炸彈,這些在週末陷入瘋狂的國際銀行能夠為墨西哥提供40億左右的美元來避免破產。①如果墨西哥無法清償債務,美國許多銀行將會被迫破產。這對里根政府來說是無法接受的。於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應邀充當各國和銀行的收債人。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結構調整計劃”首次在墨西哥試行,後來又推行到許多第三世界國家。②
2001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向阿根廷提供了一攬子的援助方案。這一方案充分證明了它是如何為華盛頓的跨國銀行的最佳利益服務的。由於債務危機,阿根廷從世界銀行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