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擺脫了金本位制的束縛,美國開始開動印刷機,並且美元供應量增長的幅度同美國經濟和國際貿易增長的幅度極不相稱。這導致了美元的貶值、永久的國內通貨膨脹和通貨膨脹的輸出。美國的擴張型財政政策對外國造成了沉重的打擊。由於1970~1974年美元的貶值,許多國家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尤其是德國——德國馬克對美元的升值超過了50%。但是,這些影響並不僅限於德國這樣的工業化經濟體,也傷害了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為了一張張紙幣而出售它們的商品和自然資源,但這些紙幣最終變成了美國國債,並且根本沒有推動它們的國內經濟。①
儘管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帶來了破壞並造成了世界貨幣體系的不穩定,但美國仍然拒絕採取貿易調整措施和削減國內預算赤字來恢復國際收支平衡。由於擴張型的財政政策和美元的強勢地位,美國人患上了一種“炫耀性消費”綜合症,結果造成了美國每年高達800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因此,美國很容易出現貨幣危機:只要對美元失去信心,就會提高進口價格和利率,從而造成經濟不景氣。美元的流入導致了美國股市的資產膨脹、美國的低利率、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以及即將來臨的房地產崩潰,從而引發了美國和國際上的繁榮和蕭條週期迴圈。透過債務來籌資的貿易失衡已經造成了國際經濟的失衡和美國的經濟泡沫,因而不可避免地導致全球經濟的衰退。
自2002年以來,美元相對於歐元、日元和其他貨幣貶值了40%左右。由於持有大量的美元作為外匯儲備,外國的央行已經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現在,美國的外債已經超過了其GDP的三分之一。這使美國實際上失去了償還能力。此外,美國的內債現在相當於它的GDP總量,聯邦政府的債務現在將近9萬億美元,並且地方政府和私人的債務超過了40萬億美元。②
顯然,由於用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實物產品和服務換取一堆會持續貶值的美國國債,諸如中國(世界最大的美元持有國之一)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絕不可能收到等同於所售產品全部價值的貨款。對這些國家的經濟來說,更具有破壞性的是,由於繼續投資美國的國債,它們正在被剝奪本國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同時,由於對外國投資開放了本國的市場,這些國家的本土企業將會被美國跨國公司使用相同的紙幣接管,從而使美國在經濟上獲得對它們的控制權。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
2000年4月16日和17日,在世界政治權力中心華盛頓,全世界目睹了對兩個令人敬畏的全球機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大規模抗議。這是一次對全球化、失業、私有化、債務和發展中國家貧困的抗議,類似於上一年在西雅圖對世界貿易組織和全球化的抗議。抗議者譴責這兩個組織實施的“結構調整計劃”,因為這些破壞性的計劃使許多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變得更加悲慘。這兩個機構是美國支配全球的兩大支柱。對它們為什麼會淪為譴責的物件和在全世界引起了如此多的怨恨和抗議進行考察,對我們來說非常具有啟發意義。①在1944年佈雷頓森林會議上,美國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領導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
在經歷20世紀30年代可怕的大蕭條之後,美國的政界人士普遍認為,應該竭力避免二戰後出現類似的大蕭條。因此,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隨之成立。它們的宗旨是:支援全球對美國產品和服務的需求;為美國公司的長期國際貿易提供一個支付體系;使其他國家的經濟活動從屬於美國的經濟活動,以及促進美國的全球政治和經濟利益。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世界銀行現在向它的177個會員國提供貸款,為它們的道路和發電廠等基礎設施建設專案提供資金。世界銀行還“提供結構調整計劃資金,以此為一個國家經濟體系的重組提供貸款”。另一方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職能是為一些國家提供克服短期支付困難的資金。當然,只有那些同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結構調整計劃的國家才會得到這些支援。②
然而,這兩個美國人掌控的機構是如何摧毀那些擁有強勁經濟實力和進步歷史的國家的呢?亞洲金融危機的故事或許能夠最充分地揭示出這個問題。在1997年的下半年,“亞洲奇蹟”國家——曾經自豪而又繁榮的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韓國——一夜間變成了經濟窮國。由於聽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建議和鼓勵,這些國家——直到最近——為了吸引外資採取了無限制的流動和高利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