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毛筆,一邊寫字一邊說道。
“亂世當用重典,今時不以鐵腕行以嚴律,他日百姓何以信法?況且,今日他們敢借口為民焚燒輪船,明日他們便敢毀以工廠,這股風必須要剎下來,誰……”
話聲微頓,抬起頭來的時候,朱宜鋒的目中盡是冷色。
“膽敢如此,非殺不可!”
如果沒有郭嵩燾的那日的點醒,面對長沙之事朱宜鋒只會覺得保守勢力委實太過強大,為了地方的穩定,他甚至會選擇妥協,畢竟現在正是打天下的時候,他要穩定,要讓步,以便將來爭取天下。
可是經由郭嵩燾點醒之後,對歷史的反思之中,使得他明白一個道理,在變革的過程中,任何阻力的產生,不過只是考驗著領導者的決心罷了,這也是變法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保守的勢力看似強大,實際上,最為強大的並不是保守勢力,而是那些投機之徒,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次變革之中,總是由極少數領先於時代的遠見卓識的人們推動,而同樣也會有一些守舊的人們試圖阻擋,但是勢力最為強大並不是他們,而是那些投機之徒,也就是所謂的現實主義者,所謂的******。
就像那部電影中的“鵝城百姓”一樣,“誰贏他們幫誰”,那些******會觀察、會去看,最終他們會根據現實做出選擇,而什麼是現實,領導者的決心!
“大都督……”
不等胡林翼繼續勸說下去,朱宜鋒抬眼看著他說道。
“潤芝,你可以說是熟讀史書,你告訴我,在史書上若是秦之商君、宋之王文公、明之張文忠公於變法之中,稍表現出退縮之意,其又當如何?”
等待他們將會是保守勢力的全力反彈,不僅僅只是保守勢力,還會讓那些******看到機會,他們會以為其決心不堅,會以此為投機之機!
大都督的反問讓胡林翼不禁一愣,在他詫異之餘,聽到大都督繼續說道。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潤芝,本督不能讓他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