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2 / 4)

小說:邊戎 作者:津鴻一瞥

了將領雙俸,自然是我軍中人。”

劉錡驚道:“這不是演習的獎賞麼?”

徐文笑道:“既是獎賞,也是提拔啊。”又道:“如今我們漢部正在擴軍,軍制也因之稍有改易。郎將本來只能統帥千人,如今郎將之下增設作為千人長的副將,郎將可統領五千兵馬。劉兄一來就得此任,這可是破天荒的事啊。”

劉錡忙道:“我是大宋官吏,如何做得漢部的將領?”

徐文道:“為什麼做不得?大宋眼見就要垮了,天下有識之人都削減了腦袋往這裡鑽,劉兄一來就得了要職,這便罷了,難得的是虎公主和幾位將軍顯然都很看重劉兄,而且軍中長幼經此一事,對劉兄也都頗為服膺。我們做軍人的,最盼的莫過於上面有好主公,下面有好兄弟。劉兄眼下是兩全其美,難道還有什麼不滿意的麼?”

劉錡忙道:“不妥不妥,此事大大不妥!劉錡身為大宋臣屬,怎能在此為官?明日我便去見三將軍、七將軍,請他們收回戰袍、年俸。”

徐文等悶悶而散,徐文心想這事需得先跟三將軍打個招呼才好。這時楊開遠未回遼口,和劉錡一樣都住在七將府第,徐文來求見時楊應麒竟然也在,徐文也不敢多問,只是將方才劉錡的言語說了。

楊應麒點頭道:“徐將軍辛苦了,這件事我們自然會有打算,你先回去吧,三將軍和我會應付的。”

徐文走後,楊開遠道:“他居然不肯留下,不過這倒也在我們意料之中。”

楊應麒道:“他既然上了我們這艘賊船,再想下去,哪有那麼容易!再說,推他上賊船的人裡面,恐怕种師道也有份!老種既然安排他劉家與二哥結親,其中絕不會沒有緣故。‘坑’他的人是裡應外合,他自己卻還矇在鼓裡,如何走得脫?”

楊開遠道:“你看老種這麼做,為的卻是哪般?”

楊應麒嘆道:“他雖然忠於大宋,但內心深處對大宋的未來恐怕也不看好。”

楊開遠道:“你是說,他在為他的子孫鋪後路?”

楊應麒道:“縱然不中,恐亦不遠矣。”( )

第二一六章 小買賣(上)

金天會四年八月,吳乞買下旨詔宗翰為左副元帥,宗望為右副元帥侵宋,又促漢部隨軍南下。幾乎在吳乞買詔書到達的同一日,河套生的事情也傳到了七將軍府。

對於吳乞買的詔令楊應麒仍然堅持會寧必須先下旨歸還折彥衝,否則漢部絕不領命。而河套的戰局則讓他進一步感到天下的形勢正越變越亂。

這時大宋軍方的形勢仍無好轉,按照大宋家法,兵將在外作戰,各支軍隊都要直接受中樞控制,全軍的統帥如宣撫司之流徒有統帥之名而無統帥之實,在外的軍隊,就是在一些很具體的事務上也需要受到中樞的節制。而大宋樞密此時又盡是一幫庸才,面對如狼似虎的金兵,任由這些人在汴梁遙控指揮千里之外的部隊作戰,如何有取勝的希望?當初种師中之所以戰死,就是因為汴梁朝廷中樞認為可以取勝,三番五次催促他進兵出戰,种師中無法,只得被迫進軍,結果落入了宗翰所設的圈套之中,力戰而死,令大宋諸軍為之氣奪。

之後宋廷宰相嫌李綱在朝中礙事,便派他領兵出戰,實是要借金兵之刀殺了這個礙手礙腳又深得士林期許的老頑固。結果李綱在河陽停留了十幾天,訓練士卒,修整器甲,打造戰車,把事情辦的轟轟烈烈。但宋廷又認為他這麼做不合祖宗規矩,降詔命李綱罷減所募之兵。綱上疏抗辯卻毫無結果,只得將好不容易募集的額兵馬解散。而大河上下的兵備也是旋起旋熄——曹廣弼、楊應麒打探到這些訊息之後便都知道宋廷已是積重難返,對這個朝廷也越來越是失望。

這天早上,劉錡早早來求見楊應麒卻被委拒於門外,因為“七將軍正在辦理要務。”請他明日再來。劉錡以為楊應麒是在拖延時間,卻不知楊應麒此刻確實沒時間見他,因為一路迂迴東歸的陳楚終於見到了楊應麒。

陳楚對楊應麒一直就很感興趣,直到今天才見到這位七將軍,對陳楚來說有些遲了——但也正是因為這份遲到,讓楊應麒得以更深入得了解這個年輕人的習性與才能。

本來,作為陳顯的兒子陳楚早就有機會認識楊應麒了,但他卻不肯靠他老爹的面子來取得楊應麒的青睞。現在,他終於有資格以陳楚之名站在楊應麒面前說話了。不出陳楚所料,在聽自己說完河套事件的前因後果之後,楊應麒連看待自己的眼神都不大一樣了。

“我果然沒看錯你。”楊應麒道:“不,應該說你大大出我的預料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