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塘沽,便望南而來,不久來到海邊,循海岸線而向西南,一路走得十分艱辛。走到第三日上糧絕水斷,舉家哀嚎,甚至連韓昉也有些後悔了。忽然他兒子大叫道:“船!船!”
全家人聞言大喜,都跳了起來,忘記了飢餓疲累,向船帆所在的地方跑去。那果然是一艘走私商船,一些來自平州的走私商人正搬運貨物上甲板,韓昉一家走近,打聽得這船是去塘沽,便拿出些金銀飾來,希望能搭船跟去。
那船老大見他來得蹊蹺,還在猶豫,船艙中有人探頭出來,望見韓昉,跑了出來叫道:“韓大人!怎麼是你!”
韓昉一怔,見眼前這人有些眼熟,只是一時想不起來,那人笑道:“在下趙觀,韓大人便忘了麼?”
韓昉啊了一聲道:“趙……趙大人!你怎麼在這裡!”
趙觀笑道:“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來,咱們先進艙裡談。”瞥眼看見他一家飢腸轆轆,吩咐下人拿些麵食款待。
韓昉為何認得趙觀?原來韓昉在北遼時主要負責對外事務,兩次使宋都是他做主使,當初趙觀被俘虜,因為其身份涉及外部勢力,所以韓昉也成為主審官之一。後來曹廣弼下書要求贖回趙觀,北遼朝廷對這件事的意見分為兩派,韓昉是極力贊成的人之一。
這時兩人進了艙,趙觀拿了糕點茶水讓韓昉先填填肚子,一邊道:“當初在燕京時,若無韓大人力爭,我這條小命就算保住,只怕也得落得個殘廢。”
韓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