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2 / 4)

小說:邊戎 作者:津鴻一瞥

難辦了。”

楊應麒道:“這知州叫李應古是童貫的門生。”

“童貫的門生?”歐陽適大喜道:“巧啊!這次我在江南幫過童貫的一點小忙套上了一點交情!這個鬍子剃不乾淨的童太監最好糊弄了。他尚且如此何況他的門生!老七我看不如這樣吧就像清陽港一樣把這港口安在界河南邊算了!有我出馬保證能把這個什麼李應古玩弄於掌心之中!”

楊應麒連忙搖頭道:“四哥你別胡說!清陽港那邊是大宋境內的商人自己管自己而且還要服登州知州管轄的依的是‘鄉賢理鄉’的禮法和我們漢部沒什麼關係!在大宋的領土裡駐紮兵馬更是不合規矩。對大宋疆土我們秋毫不犯只在契丹人的土地上搞點小意思。將來宋、金兩國把燕雲十六州交割清楚我們馬上退出絕不搞鬼!這次我們要乾的完全是為義不為利!”他抬頭對鄧肅道:“鄧大哥對吧?”

鄧肅微微一笑道:“沒錯。”

歐陽適分別看了他們三人一眼展顏笑道:“既然你們都商量好了那就先這樣幹吧。老七的眼光總是不錯的!將來的事情鬼知道會怎麼樣!”( )

大宋宣和三年冬五艘來歷奇特的商船在滄州海岸擱淺滄州的廂兵報知滄州知州李應古李應古怕是契丹的細作忙派人把那些船隻包圍起來又命人前去盤問究竟。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些都是金國的商船因為被海風打壞了船隻漂流到此擱淺。他們派了幾個商人帶著重禮入城求見知州大人請李應古允許他們將船隻修好再離開。

李應古聽說了事情始末後十分奇怪:“金國的船隻怎麼會漂到我滄州地面來呢?”

按理說滄州在渤海西岸離津門的直線距離很近。但李應古腦中竟然完全沒有這種地理概念!

原來大宋初年太祖雖然削藩鎮收兵權但對西、北戎邊將帥還頗為優容邊將財力豐裕因此能激勵吏士、精選間諜以此抵禦尚強的契丹、刺探外族訊息。但宋太宗以後此法漸隳財權收歸中央地方守臣平時無以籌謀展布戰時又無以應急。到本朝天子手中重邊要地的守臣多出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等人門下在任以搜刮奉上為第一要務什麼軍務政務都得靠邊何況是和仕途沒什麼關聯的外國地理?李應古對金國的認知是從汴梁來而汴梁對漢部的瞭解則從登州來從登州到汴梁再輾轉傳到滄州各方面的資訊已經十分滯後所以滄州和津門雖然隔海相望但李應古對女真、金國的瞭解竟然和陝西、湖廣的庸吏差不多!

李應古召集幕客商量該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其中一個幕客道:“當今聖上要結好女真上下皆知!他們的商船遇難理應好生照看才是。”這個叫羅賢齊的幕客是兩年前來投的這人別的本事平平無奇但對購買琉璃、名馬、倭刀等海外奇貨有獨到的門路不但定能買到精品而且往往價格較市價為低。李應古常要給童貫等京中權貴孝敬因此需要這樣一個幕客。

這個幕客的這兩句話說得李應古暗中點頭他是童貫的門人心想:“如今江南已平朝廷委童太師為陝西、兩河宣撫使顯然是要對契丹用兵了!既對契丹用兵對金國必然借重這些金國來的商人便不能怠慢。”

當下命人去請那幾個商人來見這些人都說漢話衣著模樣也和宋人無異李應古見了已經放心許多等到那幾個商人獻上寶物李應古更是大喜對其中那面琉璃鏡尤喜愛心想正好拿來轉賄童貫!說話間問起他們要去哪裡做生意那幾個商人都說要去登州跟著說了登州貨物出入之大又隱隱透露王師中每年收益極豐!

李應古心道:“登州本來不算是個肥缺但這幾年王師中卻十分得寵屢考得優想來是他大把花錢的緣故。”心中隱隱妒忌起來:“要是滄州也有個榷場豈非極妙!”

他心中才動此念便有一個商人道:“登州的生意現在都沒那麼好做了。要是滄州這裡也有個榷場那可多好!”

李應古問道:“我滄州離你們金國近麼?”

那商人道:“不遠!津門到這裡和到登州也差不太多!大人能否請朝廷再開一榷場讓小人們多條生計的路子?”

李應古卻肅容道:“這是什麼話!榷場事宜朝廷自有定奪豈能因爾等一二言語所能預!”

那幾個商人連忙頓稱是。那幾個商人在滄州逗留了約半個月向滄州人買木求水修好船後果然走了。誰知沒過幾天又來了幾艘大船為那正是上次來到過的商船之一。滄州廂兵因有了上次的經驗就不那麼著急了容那船上的人登岸。

李應古問那求見的商人:“你怎麼又來了?”

那商人道:“小人幾個的商船出海不久便遇上歐陽大人的船隻。歐陽大人正要來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