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2 / 4)

小說:邊戎 作者:津鴻一瞥

和銑也算是個有為國之心的書生對糧草的興趣比打聽鄧肅來歷濃厚得多。本來他是不贊成北伐的但運糧的事童貫派人打過招呼要他好生接待漢部使者。而且友邦在戰前無條件贈糧無論如何也算是件好事甚至可以視為一種吉兆。當下和銑便在鄧肅的帶領下親自來到清河的碼頭邊看著一袋袋的糧草運將上來心中高興大讚歐陽將軍守諾又問:“這些糧草有十萬石麼?”

鄧肅道:“敝邦去年年成不好兼且海路遙遠十萬石糧草一時難以畢集。因此打算分五次送來這是第一批兩萬石。”

和銑哦了一聲頗為失望隨即想起人家畢竟是無條件來送東西的而且年成不好、海路遙遠也似乎都是實情不好拿冷眼給人家看。

鄧肅又道:“這十萬石糧草是歐陽將軍給童太師的私贈所以這次下官到來一是與和大人交割糧草入倉二是要面見童太師。這第一件事已經完畢第二件事卻還得請和大人促成。”

和銑道:“朝廷先鋒兵馬雖到但童太師的虎駕怕要幾日後才能到達雄州。”

鄧肅道:“既如此能否請和大人安排一下讓下官於城中等候?”

和銑見鄧肅的隨從不過十餘人手卻往運糧的民夫一指說道:“鄧大人留下可以只是這些運糧的兵丁……”

鄧肅一聽笑道:“這些哪裡是兵丁?這只是我們從滄州招徠的民夫說來都是大宋的子民。此次下官前來隨行的都是文官並無兵將。”

和銑聽了稍覺奇怪說道:“我看他們衣物整齊行走進退均有法度還以為他們是貴國的廂軍呢。”

原來漢部在塘沽立定腳跟以後為因應各方面需要而有步驟地招募民夫。華夏土地經過百多年的生息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所以漢部一立出招募牌子便有無數流民湧了過來。但漢部對於這些流民也不是來了就要而是挑選其中質樸強壯者給衣物、餉糧又由漢部的工兵進行培訓培訓完了以後分成隊伍每個民夫隊伍都由漢部的老工兵作為正副隊長帶領。短短几個月間這批宋籍農民已經成為塘沽建設、助防、運輸、治安等事務不可缺乏的力量。由於吃得飽穿得暖加上訓練得宜所以這些人和大宋的廂兵相比不但衣甲鮮明而且絕無廂兵身上的憊懶氣息。甚至就是和大宋的禁軍相比也更精神些。

正因為這些民夫具備以上特徵所以才會讓和銑有所誤會。實際上他聽了鄧肅的話也並不深信若有意若無意地走近幾個民夫休息的地方聽見他們用以交談的都是河北地區的漢兒土話這才信了幾分卻仍道:“北伐大軍將至雄州已成要地。這些民夫運糧之責已完留在這裡一來人多口雜恐生是非二來也沒有必要不如……”

鄧肅道:“和大人放心等他們幹完了活我就命他們回去。”

和銑這才釋疑安排他們一行入住雄州城內。

入城後鄧肅見楊應麒的眼光四處遊走低聲問他在找什麼楊應麒嘆道:“不是在找什麼只是故地重遊想看看有什麼變化。”

鄧肅怔了一下道:“故地?啊!我忘了七……七哥兒你來過的。”隨即想起當初漢部被拒對楊應麒來說可不是什麼好的回憶便不再提轉了個話題道:“七哥兒看這位和銑如何?”

楊應麒笑道:“地是故地人是故人!只不過這些年沒見他好像升官了。唉他大概已經不記得了我。但要是二哥來他一定記得!”軍伍行走不可能十五萬人同時出、同時到達。童貫雖然未到但先頭部隊早已進入雄州境內有在城外安營有的在城內駐紮。

從清河到雄州城內短短的幾里路程中往來兵丁甚多。楊應麒舉目望去但見番漢摻雜竟比漢部兵馬還不像中原軍隊。為何會這樣?原來宋廷此次興兵多用秦晉兩地兵員其中有不少是大宋境內的少數民族。就算這樣軍隊中漢人兵員也遠比少數民族為多可是由於許多兵丁是臨時徵集而來少經訓練舉止之間像個邊荒農民遠多過一個戰士言行憊懶散漫和楊應麒印象中“中原軍隊紀律較好、舉止較文明”的印象大相徑庭!因其蠻野所以氣質便和他心目中的蠻夷有相類處。

楊應麒再細心觀察他們的衣甲兵器越看越覺窩心。大宋兵制與女真不同:女真之兵都是自備兵器衣甲大宋軍隊的裝備卻是由朝廷提供。自澶淵之盟以後宋遼邊疆和平已久所以武備日漸荒廢。熙寧一朝曾力圖振作一時間兵器犀利武備大興。但蔡京當權以後又廢弛下來朝廷的稅賦都用於建道觀、起園林、聚奇寶、搜花石兵府甲庫裡面的東西幾十年間竟然都沒更換過這次貿然興兵事前也沒經過詳密的籌劃只是將十幾萬人拉起來再將兵府甲庫裡的東西下去。甚至放物資的官吏也是馬虎了事。楊應麒見一些高個子穿著露肚臍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