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
可惜,還沒有完。
楊堅篡權登基,她的新丈夫正是新政權的絆腳石,很快,在政治的仇殺了,她的靠山轟然倒塌,連同她多年以來所效忠的,所信仰的,所堅持的,一起,轟然倒塌——北周滅亡了,她卻依然遺憾地活著。
楊堅知道她是誰嗎?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只不過無論怎樣,她已經沒有用了。只是作為亡齊滅種的最有力的工作,殺之無名,而這個時候,有個男人站出來要她——李氏的哥哥,李詢。
很明顯,這是一種報復,一種侮辱,李氏因為她的緣故而淒涼身亡,作為兄長,這是最好的機會。
“隋文帝將賜達妃兄李詢,令著布裙配舂。詢母逼令自殺。”(《北史 ? 卷十四》)
曾經富貴一時,得寵萬分,現在卻改穿布裙,每日舂米、劈柴、燒飯、洗衣,不時叱責和鞭打——史書記載 “詢母逼令自殺”。
她是自願自殺的,我想。
對於李家,她活得越長,越能體味到報復的*,無數侮辱打罵,是對於去世的女兒的最好的回報,他們不會輕易放棄這種樂趣,而是她自己,活夠了。
開始的決絕,斷然入齊的勇氣,無數次的宮廷內鬥,禍國殃民的行為,北齊無數戰士的血,她都從來沒有後悔過,她的使命就是一個國家的滅亡,可是,當任務完成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入戲已經過度,退不出去了。
那個男人已經死了,伴隨著終生的欺騙,與其說是可鄙,不如說是可憐。可是他給予了他的所有,人非草木,想象著當年*橫陳的荒唐,歌舞共行的快樂,她開始無法面對自己內心的惶惑,她到底在做什麼,是對,還是錯?
宇文達所給予的,只是短暫的溫暖,而曾經的效忠,伴隨著這種重逢,反而顯得更加悵然,與那個男人比起來,眼前這個,是這樣虛偽、這樣自私、這樣功利——也許她曾經無限崇拜過他心裡的萬里江山,可是,現在她已不復從前,與那些雄心進取,她更多地看重了那個叫做“人性”的東西。
也正因為這種“看重”,日日夜夜,她都夢見那個男人滿面的血,她騙了他,可是,永遠沒有機會懺悔……——也就所以,在李家的所有一切,讓她覺得茫然,不過無意中得罪的一個女人,突然變成了現在這樣子,誰更可笑?
其實本來可以翻牌,從小訓練的媚術,對之於李詢,不過男人而已,贏得了他婆婆又算什麼?!只是,太累,這個世界實在太喧鬧,她所付出的一切,都是荒唐而已,太累。
月亮很圓的那天夜裡,北齊的淑妃自縊身亡。
二十。獨孤皇后:隔絕文化的“蠶絲愛”(1)
[人物小傳]:獨孤伽羅,隋文帝楊堅的皇后,後周鮮卑貴族大司馬獨孤信之七女,楊堅取得帝位多得其助。
[君子心語]:她的愛,令人窒息,在那個男性主導的社會里,那樣的強悍,不過逆天而行,換得的,是一片不能承受的淨土……
1。鮮卑式嫉妒
中國的姑娘們都向往嫁西方的小夥子,一來是經濟上的一種攀附,二來是人家外國人長得有鼻子有眼的,很是帥氣,此外,可以免費出國,真是一箭二三雕——可是看官們注意,根據資料統計,大部分的跨國戀都以失敗而告終,因為彼此存在著不可超越的代溝和隔膜——你這裡虎視眈眈奔著結婚去了,可在人家眼裡戀愛是戀愛,結婚是結婚,毫無關聯;你關心他的飲食起居,給他收拾屋子,可是在人家眼裡,這是干涉個人自由,侵犯個人隱私。
改變一個人是非常難的事情,尤其是從小認知的東西,你很難去改變一個人本身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一些屬性,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放棄改造他人的企圖。如果這個人從小就認同A,你強迫他認同B,除非給他做手術,否則只能是悲劇。
儘管,你們很相愛。
我一直認為,楊堅與獨孤皇后(伽羅)是深愛的。但他們卻以自己的方式愛著對方,他們站在自己的文化立場裡互相撕扯、互相牽絆,最後以無奈收場——不是因為愛情的背叛,亦不是因為政治的牽連,是因為一個叫做“文化”的東西——人與人之間,是規律也是定律,有些東西,根本不可超越。
北朝時期是多災多難的,戰亂頻繁,人民飽受離亂之苦,同時,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北魏、北齊、北周都是鮮卑貴族建立起來的王朝,;少數民族與漢族混雜,衍生出了混亂同時也衍生出了開放與自由——從東北大興安嶺南遷至中原的拓拔鮮卑把很多落後的舊俗也帶來了;仍保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