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決定的,這種歷史大格局使得無論什麼人當政,只要想獲得國家的獨立自由和持續發展,就得選擇這種戰略,這種力量遠遠超過了階級利益和政黨政見之爭,發揮著強大而持久的作用。在某種角度上,國共之爭,比的就是誰更能應對這種世界歷史大格局對中國帶來的挑戰,誰的政策和方法更為有效,誰就能成為這個國家的領導者。
這個世界歷史大格局就是自十七世紀以來,西方列強挾科學革命和產業革命之威、進行的全球化擴張,科學技術加上資本主義極大地增加了西方列強徵服和統治全世界一切地區的野心和能力,一切落後地區都成為他們掠奪和壓迫的目標。1840年以後,帝國主義的兵鋒抵達了中國。
對中國而言,自十九世紀中葉後逐漸承受著帝國主義侵犯掠奪之苦,但也在頑強的抵抗中,逐漸學習著帝國主義所得以強大的那些新的東西:教育和工業。由於近代帝國主義是從海上入侵中國的,所以早期的西式教育,均出現在東部沿海地區,如中國最早的兩所大學——天津北洋西學學堂(1895年建立,後來的北洋大學即今天津大學的前身)、上海南洋公學(1896年建立,今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前身)都出現在沿海地區。又由於中國始終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國家,政治權力中心一定會同時成為經濟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所以,當中央政府意識到新式教育的重要性後,就總會把最大的資源投放在政治權力中心即首都附近。天津、保定的高等教育基礎是晚清時形成的,當時清政府囿於成見,不願意在京城發展太多的新式教育,所以只能由天下督撫之首的直隸總督在其駐節辦公的這兩個城市發展起了一批近代學校。辛亥革命後,北京成為首都,在北洋政府時期,北京的高校得以發展,並迅速成為國內一流名校;而1928年北伐戰爭結束後,國民黨政府定都南京,很快又在南京打造出一流的高校,如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的前身)。從北洋政府到國民黨政府,執政時間都不算太長,還無法完全清除前朝的影響,這就形成了平、津、滬、寧地區均有一流高校,而廣大中西部地區幾為空白的畸形佈局。這就是抗戰爆發前的中國高等教育格局和形成的原因。
格局之變——西北聯大觸發的中國高等教育歷。。
帝國主義的文明從海上來,帝國主義的侵略也從海上來。抗日戰爭爆發,平、津、滬、寧地區先後淪陷,大批高校不得已而內遷,中國的抗戰也必須依靠雖然落後但幅員遼闊的西北、西南地區才能堅持下去,而要在現代戰爭中堅持下去並取得勝利,必須有獨立的科學和工業基礎才行,所以,在學校內遷的同時,當時的國民政府還實施了工業內遷的計劃。這種教育佈局和產業佈局的戰略被後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政府延續下去,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共產黨所面臨的國際戰略大格局和過去是一樣的。建國後,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便不斷在周邊地區挑起事端,新中國始終面臨著帝國主義侵略和國民黨殘餘力量反攻大陸的危險。當時的中央領導人判定,一旦戰爭爆發,敵人一定會從江、浙、閩、粵沿海地區登陸進攻,而以當時中國的國防力量,是不能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只能將敵人放進來,在江南水網以及中原地區消耗殲滅敵人,因而,西北西南仍然是最可靠的戰略後方,急需加強建設,正是在這種戰略思想的指導之下,中央以更高的速度和強度,推進西部地區高校的發展,還實施了以“三線建設”為核心的經濟建設工程(其實,就是抗戰時工業內遷的延續),經過三十年的努力,西部地區不僅有頗具規模的教育體系,還有了自成體系的強大的工業體系。
在這一階段,西北的高等教育,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不僅數量上迅速增加,水平也不差,西安交通大學等一批一流院校的加盟,使得西部地區的高校呈現出不讓京、津、滬地區的態勢。
當然,受強大的政治傳統的影響,作為首都的北京地區的高校發展水平超過了國內其它地區,取得了權威性的地位。
格局之變——西北聯大觸發的中國高等教育歷。。
4
從20世紀60年代中蘇交惡起,國際戰略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這個變化過程真正完成了,中國擺脫了被動的“一邊倒”地位,開始以獨立的姿態,參與到多極化的世界格局演變中。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解體,進一步強化了國際關係多元化的格局。面對世界格局的重大變化,黨中央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做出了近期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的重大戰略判斷,並適應這種國際戰略格局的演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