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永動機”。可憐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中國男人,在這種“性息”的狂轟濫炸之下,不是憋氣就是自慚形穢。我們的自信心潛移默化地、一點一滴地溜走了;而前述的那些“興趣貧乏”與“慾念衰減”卻悄悄地鑽入了我們的心底。
書包 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
序:在旋飛的社會中學會選擇(3)
尤其是,流行資訊中的“超自然標準”使得我們產生了一種“表演的焦慮”。結果,我們開始非常在乎自己在性生活中的表現好不好。在男性總體中,“擔心自己的表現”超過兩個月的人雖然只有%,但是偶爾這樣的人卻多達%,將近一半!即使是在18-29歲的年輕男人中間,也是大體相同。
刨根問底,我們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的表現好或者不好呢?我們究竟在使用什麼樣的判斷標準?它真的是來自我們自己的實踐總結嗎?它為什麼對我是合適的?它就沒有副作用嗎?
可惜,考慮這些問題的男人並不多,甚至還沒有提出這樣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被異化了,我們的性生活不再是一種相互服務與共同享受,而是開始變成一種“做秀”。我們的靈魂跑到身心之外,在冷眼旁觀著那個“我”做出種種“標準動作”。我成了“我”的“評委”,然後我又因為“我”這個“評委”的胡說八道而心痛如絞、甚至痛不欲生。
這是何苦呢?就像“鞋子合適不合適只有腳丫子知道”一樣,每一個自我就是一個獨立的世界,幹嘛非要拿那些既不是我們自己創造的,也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流行資訊”來生搬硬套自己的世界呢?
這是生活在當下的最起碼的“生存技能”。中國社會之劇變,只會越來越快;中國性文化的多元化也只會越來越繁雜。許許多多我們迷信的東西都行將逝去,我們所不習慣甚至不接受的現象則會日益發展。如果我們不能強化自我,那麼無數或真或假的“性知識”、“性準則”、“性指南”、“性技巧”、“性竅門”就會把我們搞得昏頭轉向、徒生煩惱。
我們的“性”只屬於我們自己,既不屬於別人,也不屬於“流行資訊”。
我們的生命是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因此我們的“性”也必定是這樣的。
我們活著是為了自己的幸福與“性福”;不是為了“標準化”,更不是為了“做秀”。
我們擁有一切權利來對“流行資訊”評頭品足,而它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權力來干涉我們的“性”。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序:在旋飛的社會中學會選擇(4)
我們無法封住那些妖言惑眾的“流行資訊”,但是我們卻完全可以把它拒之門外。
舍此,我們還能在這個旋飛的社會里生活下去嗎?
這本書,就是描繪大千世界中林林總總的“性”方面的社會現象。它不是為了把您說得更暈,而是為了讓您書面地實習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從中做出自己的虛擬選擇。因此我推薦它。
當然了,有的讀者也許會問:那你倒是給我們一個答案啊,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呢?
您看,您確實需要實習了:如果我又給您一個“標準答案”,那我成了什麼人啦?再說,就算我想給,有嗎?
書包 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
新書故事
《中國式ED》這本書經過近兩年的創作和籌備,終於和廣大讀者見面了。這的確令人高興,因為這本書實在凝聚了我們太多的希望。
之所以策劃創作這樣一本書,是因為我們看到了中國的男性健康問題日益嚴重起來,而社會對這個問題,卻一直輕視。相信大家也都看到過一些有關的統計資料和調查資料,可令人擔憂的是,大多數人,包括男人自己,對這一問題卻不太以為然,因此,我們覺得有必要把這個問題呼籲起來。所幸的是,我們這一想法,得到了很多有識之士和學科專家的大力支援,於是,兩年來的緇珠積累,使這本《中國式ED》最終得以問世。
從構想到策劃,從採訪到成稿,這中間的過程,對我們自己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也許正因為拜耳醫藥保健百年來始終在關注和致力於人類健康事業,並努力承擔關注男性健康的社會責任,所以當此書完成的時候,我們才如此的欣喜,更如此迫切地期待讀者的反饋。在這個男性健康急需被關注的時代,我們不敢奢望自己是魯迅先生筆下那位在鐵屋外奔走呼號的勇士,只希望《中國式ED》能成為引領所有目光的第一聲吶喊!
跋:生命不可承受之“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