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笑容可掬地宣佈,廣場上擺的這些酒菜,都是歡迎他們的接風宴之時。諸位淳樸的黎族勇士都是歡聲雷動,也顧不上繼續客套兩句,就一個個衝過去,落座大吃起來。
※※※※※※※※※※※※※※※※※※※※※※※
正當陣煥少尉帶著他的部下在廣場上露天就餐,大快朵頤之時,一牆之隔的市政廳內,高雄市長魏八尺也在飄揚著啟明星旗的頂樓露臺上,俯瞰著“中央”新派來的這隊援兵,打量著這些黎族勇士的模樣。
“……才兩個連啊!雖然看著貌似挺能打的,但似乎還是太少了一點兒……”
嘆了口氣,他有些不太滿足地咂咂嘴,又抬頭將視線投向遠處——從市政廳的樓頂這裡望出去,差不多就可以看到高雄市治下這片“領土”的全貌:雖然市政廳搞得十分之氣派,廣場、道路、碼頭和商業街也是有模有樣。但說到“真正像個城市”的地方,整個高雄總共也就只有這麼一小塊了。
至於高雄市眼下的其餘街區,根本就是一個碩大的棚戶區,只不過是建築得比較規整而已。觸目所見,都是成排成排毫無修飾的塗著煤焦油的高腳木屋。大多數是單層的,但也散佈著一些零星的二層木屋——臺灣島上歷來多臺風、地震、多泥石流,對於早期的墾荒者來說,這種木屋比較適應環境。
而從棚戶區再往外圍過去,就是一道由土壘、竹柵和壕溝組成的防禦工事,沿線是木頭修建的茅草頂崗樓,以此劃出市區和郊區的分界線。郊外廣袤的平原上,已經開闢出了一些農田和種植園。以及幾條尚未完工,略顯凌亂的公路、壕溝和渠道。沿著道路延伸出稍遠的地方,可以看到零星十幾個居民點,構成了拱衛高雄港的衛星村鎮——其中既有臨高元老院在這兩年遷徙移民建立的“標準村”,也有早幾年穿越者張偉與何斌等人招募流民、墾殖臺灣的遺產,林林總總加起來,大約共有兩萬人口。
從這些居民點再往外面看過去,就是大片的莽莽荒原和茂密叢林了,連植被都基本還是原生態的。廣袤的海灘上長滿了紅樹林,起伏的平原上到處是茂密的榕樹、蘇鐵、竹子……整個視野之內,已經開墾出來的耕地實在少得可憐,所有人類活動的痕跡,都只能說是對自然植被的點綴。
單從旅遊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一片後世小資們熱愛的熱帶海濱原生態美景。但是對於魏八尺市長來說,卻更願意看到林立的煙囪和金燦燦的稻浪,眼前的美景只會讓他深感憂心忡忡,壓力巨大——看著這一副被大自然包圍的蠻荒殖民港口景色,要把這個所謂的高雄市建設成臺灣島的首府,連線東北亞與東南亞的區域交通樞紐,海軍的要塞化基地,開拓臺灣的出發陣地,不知道還得花費上多少年啊?
依靠之前接收張偉遺留的基業,還有這兩年元老院蒐羅轉運的各省流民和南洋奴隸,以及一部分從北港(荷蘭在臺殖民地熱蘭遮城下屬的中國人聚居地)跑過來的福建老移民,目前在高雄的版圖內,已經有了大約三萬人口。但是人多了之後,魏八尺頭上的壓力也加重了。他知道執委會雖然沒有下達墾荒目標,但是高雄市面對的是廣闊的嘉南平原,在二十一世紀乃是臺灣最主要的農業區,元老院從上到下對這裡的農業期待值是很高的。自己如果一直拿不出結結實實的業績來,這個高雄市長也不用幹了。
——要知道,臨高那幫穿越眾雖然有時候會自嘲是“五百廢柴”,但事實上,這個穿越團隊裡絕對可謂是人才濟濟:碩士能編成連,博士可湊成排,去歐美大學鍍過金的海龜無數,連在美國打炮開飛機的衙內都有。魏八尺屁股下面這個高雄市長的職位,可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虎視眈眈,盼著自己能取而代之呢!
所以,為了臨高穿越眾的大業,魏八尺無論如何也要儘快完成對嘉南平原的初步開墾,建立起集約化的國有農場,然後實現糧食和農產品的自給自足,最好還要能拿出大批餘糧來支援其它的地區。
但是以他手頭的裝置和人力,想要大規模開墾這種全部是生地,植被又極為茂密的原生態土地,還是有點難度的――特別是這裡的植被非常發達,哪怕是在放火燒荒之後用牛犁地,都經常會出現牛力不夠的狀況。不得不依靠人工鋤地翻地,使得墾荒需要的勞動力極為龐大,而各種傷亡事故也是接連不斷。
此外,對於高雄市的墾荒事業來說,臺灣島上的原住民也是一大威脅。
按照魏八尺原本的想法,在大規模開墾臺灣、建設高雄市之後,自己少不得要演一回拿著玻璃珠子騙取原住民土地,哄騙他們寫賣地契約的西方殖民者經典角色。而按照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