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在陸地上逃亡,但他看出了其中的危險:兀朮深知擒賊先擒王的道理,所以緊追自己不放。而自己的一路狂逃,導致本方防守的混亂。自己在軍中的話,兵將們會過分注重保護自己,而忽視了抵抗防禦。如果自己一直這麼逃下去,兀朮只要緊跟自己,就可輕易佔領大片領土。而且往更壞的方面想,金人騎戰了得,奔襲速度超快。一出疏漏,就會被其追獲。兩種可能都會導致亡國。
楊康毅然決定乘船出海,以茫茫大海作掩護,與兀朮周旋。如果兀朮依舊緊盯自己,下海來追。那麼本方將士可以乘機收復失地,完備部署。等兀朮軍到了糧草損耗,精力不濟之時,返回陸上又沒法立足,必敗無疑。因為金人來自北方,不善使船,更不耐暈船。較之陸上,自己逃生的機會也大多了。真被抓住,也只能嘆運氣不佳了。到那時只能向兀朮表明真正身份,不知道他會不會放過自己。
楊康與一起逃亡的孟太后分道揚鑣,讓隨行軍隊保護她前往江西。自己則領著眾官員乘船下海。兀朮怎會放棄就在嘴邊的肥肉,揚州一役,讓趙構逃了。這次他是鐵了心,要捉拿“趙構”回去,與徽、欽二宗一起關押。真的成了,可是絕世功勞啊。他搶了大量民船,領軍出海,繼續追擊楊康。只分出少部人馬追擊孟太后。楊康在海上與金人玩起了捉迷藏。兀朮入海後,分兵搜尋,聲勢浩大,無奈兵將不習水性,不善用船,船速不及楊康所乘的快。好多次只能眼睜睜看著楊康逃離。三個月後,兀朮軍在海上被折騰得筋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