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2 / 4)

小說:伐明 作者:宮本寶藏

的防禦措施。《三才圖會?器用五?撞車圖說》記載:“撞車:上設撞木,以鐵葉裹其首,逐便移徙,伺飛梯臨城,則撞之。”

雲梯,應該是我們最熟悉的古代攻城器具,是古人用於攀越城牆攻城的用具。它並不是很多影視作品中最常見到的那種,長得像一個竹梯的東西。這種器具其下帶有輪子,可以推動行駛,故也被稱為“雲梯車”,配備有防盾,絞車,抓鉤等器具,有的帶有用滑輪升降裝置。

壕橋,又稱為“飛江”或“飛橋”,是古人為了透過城外的壕溝或護城河等障礙,作為攻城軍機動性的便橋。

臨衝,又稱臨衝呂公車或呂公車,相傳此車便是由姜太公發明的,因其受封於呂地,所以尊稱為呂公。而實際上,臨衝呂公車最早成型應該追溯到宋代,明代才有較多應用。

臨衝是古代一種巨型攻城戰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戰車。車高數丈,長數十丈,車內分上下五層,每層有梯子可供上下,車中可載幾百名武士,配有機弩毒矢,槍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壞城牆設施的器械。

進攻時眾人將車推到城腳,車頂可與城牆齊,兵士們透過天橋衝到城上與敵人拼殺,車下面用撞木等工具破壞城牆。

今日因為查閱資料,更新有些遲,還請大家多多見諒(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眾號!)

第二十一章訓練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顧世虎沒有一舉拿下董家堡,士氣馬上衰竭不少,加上天色已晚,只好鳴金收兵。

等顧世虎退了下來,因為沒有攻破董家堡,遭到了延長縣令張雲柯的斥責,屁股上還捱了十大板。

顧世虎心中有氣不能發,心中暗暗發狠,決定將縣城中的四門大佛郎機調來。

大佛郎機雖然威力極大,也算是攻城利器,但是卻重達千斤,在溝壑縱橫的陝北之地,移動極其不方便,因為走得時候有些輕敵,加上縣太爺張雲柯連續催促,顧世虎才沒有帶上此物。

顧世虎分兵一半,交給百戶石勇統領,讓他回縣城呼叫佛郎機,還要徵發民夫工匠,用來建造攻城器械。

顧世虎率軍退後五百步,在董家河旁邊紮營,儘管顧世虎沒能一時間攻下董家堡,但是如果出城野戰,哪怕少了一半的兵力,僅僅依靠這百十個甲士,也能輕易擊潰下山虎上千大軍。

下山虎自然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也不敢領軍出城野戰,只能希望官軍糧盡退兵,兩方因為各自的原因,居然連續七八天沒有交戰。

就在官軍攻打董家堡之際,劉宣抓緊每一分時間訓練他這支規模很小的軍隊。

這些天,劉宣陸續招收了百十個流民,其中青壯七十一人,劉宣繼續編組了五隊戰兵,總共組成了九隊戰兵。

劉宣將這九隊戰兵編成三個哨,每一哨下轄三隊,每隊十一人,加上哨長一人,副哨長一人,馬伕一人,火兵一人,一哨之兵總計三十七人。

三哨之兵,總計一百一十一人,加上劉宣麾下的親兵十人,通訊兵五人,鼓號兵三人,旗手兩人,劉宣這隻小小的部隊已經有人員一百三十餘人,相當於後世的一個連了。

劉宣將三個哨分別交給李旭中,趙魯,陳鐵牛統帥,將以前的隊長李旭升調回身邊,充當親兵隊長。

劉宣的這一隊親兵,幾乎人人騎馬,沒有馬的也騎上了騾子,陝北之地,哪怕是尋常的良家子弟,也大部分能騎馬,這裡也一向是出強兵猛將的地區。

人員的增加,帶來了糧食的巨大消耗,儘管一再壓縮老弱的配給,但是糧食還是越來越少,讓統管老弱糧草的李昭雲一再愁眉不展,頭髮也看上去白了幾分。

這幾天來,劉宣先整頓了校場,每日一心撲在訓練場上,每日訓練士兵排列陣型的本領,至於陣型轉換,的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煉成。

因為兵器稀少,劉宣只好砍伐樹木,製造了大量的木槍木盾,這些木槍,哪怕削的在尖銳,也只能對付無甲的目標。

劉宣的軍中,僅有少量的幾支弓箭火銃,基本上只能起一些很小的作用,就連刀劍槍矛這些兵器,也遠遠不夠使用,至於鎧甲,只有三件,只穿在劉宣與李家兄弟身上。

“東北野豬皮起兵之時,還有祖傳的十三副鐵甲,勇士百餘人跟隨,老子天命所歸之人,待遇居然還遠遠比不上野豬皮這個關外野人,真他媽晦氣。”1

劉宣心中暗暗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