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虎征戰經驗豐富,不下於顧世虎,在顧世虎變陣之後,馬上察覺到了異常,不僅自己帶傷上陣,就連修養的楊四寶,張五斗,也幾乎全部登上了城頭。
當官軍進入百步之後,城頭上的二十杆鳥銃就不停地開火,這二十杆鳥銃,全部來自董家堡,都是精工細作,不像官軍的武器,充滿炸膛的危險。
楊四寶雖然受傷,但是卻充當鳥銃指揮官的角色,儘管這些火銃兵,除了少數董家家丁外,幾乎沒受過多少訓練,只能勉強打響火銃,既沒有準頭,更不懂開火的時機,但是連續不斷的火銃聲音,還是給了官軍不小的心理壓力。
下山虎將董家女眷賞賜給勇武敢戰之士,還是能得到不少的擁戴,不少董家家丁,為了享受女主人的滋味,紛紛投靠下山虎,成為僅次於下山虎骨幹的親信。
這些董家奴才,不少人受過火銃訓練,基本上能夠熟練掌握這種武器,下山虎軍中,最勇武敢戰的楊四寶,就傷在董家火銃手之下。
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因為時間短暫,走的時候也匆匆忙忙,顧世虎也幾乎沒帶什麼攻城器械,像巢車,木幔,。轒轀車,撞車,雲梯,壕橋這些東西,幾乎沒有一件,至於臨衝這種高達幾丈的龐然巨物,就更不會攜帶了。1
因為時間匆忙,顧世虎只來得及做了一些簡易的木梯,這些木梯,儘管簡便,但是卻非常堅固,上面帶著長長的鐵鉤,一旦搭上堡牆,就會相當的牢固。
一旦顧世虎全力攻城,下山虎的壓力就不由得大增,不少饑民迫於官軍的壓力,竟然丟下武器四處逃竄。
下山虎派出手下的督戰隊,斬殺潰亂的逃兵,將這些逃兵的頭顱斬下,用竹竿高高跳起,威懾城頭上計程車卒。
官軍開始接近城牆,扛著木梯搭上堡牆,慢慢的爬上城頭,因為下山虎手中也缺少投射武器,更沒有合格的火銃兵,弓箭手,所以官軍在登城前傷亡很小,幾乎忽略不計。
等官軍登上城頭,各種兵器碰撞聲,喊殺聲亂成一片,下山虎的指揮頓時更加混論,全靠幾位骨幹各自為戰。
劉武開始指揮虎蹲炮攻擊官軍的散兵,楊四寶也指揮著火銃兵不停的開火,最厲害的還是張五斗,他使用手中的強弓,站在城頭上連續射殺官軍的甲士,凡是最勇武敢戰計程車兵,往往會被張五斗用冷箭射殺。
一時間,兩方竟然僵持不休,下山虎雖然人數較多,還佔據地理優勢,但是都是烏合之眾,兵甲也比不上官軍犀利。
官軍雖然人數很少,也不是最精銳的強軍,還遠道而來,沒來得及休整,但是兵甲卻遠比饑民銳利,組織能力也好於下山虎一方的饑民。
兩方各有優略,在城頭上鏖戰不休,在天色徹底黑暗還沒有分出勝負。
兩方計程車卒,都是缺乏營養的廋弱之人,儘管官軍可能稍微好一些,但也好不到那裡去,因為明末常常剋扣士卒糧餉,生活狀態也就只比饑民好一些罷了。
崇禎元年,因為欠餉,就發生了薊鎮兵變,寧遠兵變,固原兵變三場規模龐大的兵變。
這些兵變計程車兵,都是九邊精兵,就連精銳的邊軍都沒有餉銀,更不要說下面的守備軍了。
因為缺乏營養,大部分士兵都患有夜盲症,到了夜間,更不可能挑燈夜戰了。
顧世虎見事不可為,於是鳴金收兵,今日一戰,損傷不下於五十個士卒,最精銳的家丁,也被張五斗射殺三人,讓顧世虎心中痛惜不已。
註釋1:巢又名樓車,主要作為古代攻城的戰略性武器存在,是一種專供觀察敵情用的瞭望車,車底部裝有輪子,可以推動,車上用堅木豎起兩根長柱,柱子頂端設一轆轤軸(滑車),用繩索系一小板屋於轆轤上,板屋高9尺,方4尺,四面開有12個瞭望孔,外面蒙有生牛皮,以防敵人矢石破壞。屋內可容納兩人,透過轆轤車升高數丈,攻城時可觀察城內敵兵情況。
木幔,是古代一種裝有木板作掩護的攻城車。是古人在攻城在對付守城方類似箭石等投擲物時想出的辦法,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用草、布、木、皮等各種材料造出一大塊東西,挑起懸掛在城牆外,就能對拋射物進行緩衝。它們被稱為“籍幕”、“布幔”、“木幔”、“籬笆”、“皮簾”等。
轒轀車,古代攻城武器名。為四輪無底木車,上蒙牛皮抵禦城上箭矢,人在車中推車前行,可掩護士卒抵近城牆進行攻擊,但無法直接破壞城牆。一車可藏十人左右。
撞車,是中國古代量破壞城牆或城門的主要兵器,靠衝撞的力量破壞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