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親筆信,說是給陛下的,我覺得蹊蹺,所以也沒顧得上這是晚上,還請陛下恕罪。”
李賢的親筆信居然讓上官儀送過來?武后這下子也覺得納悶了,接過來一看第一行,原本疑惑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她剛剛記得清清楚楚,李賢的家書裡頭分明只有兩張紙,而在這封信一開頭,李賢就開門見山說前頭寫了三張紙,那之後的一張究竟是到哪裡去了?
她緊皺眉頭看完了這封兒子拐彎抹角送過來的家書,心中原本模模糊糊的輪廓此時變得異常清楚,同時更清楚了李賢這麼做的目的。只不過,相較李賢在這後頭一封信上提出的建議,她的想法卻要深入得多。
所謂引蛇出洞固然值得考慮,但更重要的不僅僅是一網打盡,而是斬草除根!她已經很容忍某些傢伙了,但既然是他們不識相主動挑釁,她絕不介意大開殺戒!
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宮印鑑的價值
牝雞司晨這四個字,這十幾年來在大唐朝堂上已經絕跡了。相比當初武后初掌政事時,那無數叩頭請命痛心疾首的官員,如今看慣了這一幕的官員已經放棄了就這一點大做文章。畢竟,那些因為勸諫而在嶺南數星星的前輩是最好的榜樣,而偃旗息鼓的人卻進入了政事堂,這無疑是最好的徵兆。
由於西北安定,原本坐鎮涼州的裴行儉便回到了洛陽。遠道而來風塵僕僕的他在進城的時候,竟無巧不巧地碰到了另外一個人——那竟然是剛剛從長安留守的位子上退下來,如今已經白髮蒼蒼的劉仁軌!
兩個赫赫有名的儒將彼此對視了一眼,心中同時生出了一種滄海桑田之感。寒暄打過招呼之後,裴行儉便提出入城後辦完公事之後一起去小酌。這正好中了劉仁軌下懷,於是立刻爽快地答應了。
裴行儉和劉仁軌的聯袂歸來頓時引起了中書門下的一陣騷動,不少官員在瞻仰了前輩風采之後,免不了竊竊私語地議論兩人是否會重入政事堂。畢竟,當初裴劉二人離開洛陽去上任的時候,可都是全帶著宰相的頭銜。當看到李賢親自從東宮趕來陪著二人說話,這種議論更是傳播開了,成了人人都堅信的事實。
政事堂那幫宰相層出不窮的抱怨,他們平日裡可是聽多了。那位常常撂挑子的儲君殿下,應該不會拒絕使用這種熟練勞動力吧?
對於那些各式各樣的目光和議論,李賢完全熟視無睹,笑容可掬地和兩位勞苦功高的舊識打過招呼,便邀約兩人晚上去自己家喝酒。結果恰看見了劉仁軌古怪的臉色。他正覺得奇怪的時候,裴行儉便苦笑著說話了。
“我和劉公許久不見,還想著邀他小酌。不料殿下和我們想到一塊去了。殿下家裡地酒我惦記很久了,不過還是改日再去叨擾好了!”
人家這麼說了,李賢亦不好強求,當下便說改日慰勞一下功臣,這才放了兩人離去。望著裴劉二人遠去的背影,他想起剛剛看到劉仁軌的白髮蒼蒼,裴行儉地兩鬢霜白。再想想自己這些天早起梳頭時,侍女們從頭上拔下的白髮,忍不住也生出了時光如白駒過隙的感慨。
然而,那兩位他認為已經老了的人卻在出宮之後身手矯健地躍上了馬。對於大唐子民來說,這能騎馬的時候決不坐車已經成了深刻烙在骨子裡的一種堅持,尤其是劉仁軌裴行儉這兩位曾經馳騁疆場的儒將,坐車那種勾當自然不適合他們。
“劉公。這一回去難免會被人糾纏不休。不如脫了外頭這惹人注目地大衣裳,找個地方隨便坐坐如何?”劉仁軌當然知道裴行儉所指的糾纏是何含義,立刻就點頭答應了。帶著從人來到僻靜的地方換了外頭的官袍穿上便裝,他便把大多數人打發了走,只留下兩個忠心耿耿的家人隨行。而裴行儉則更是託大,竟是索性把從人都遣了回家。兩人對視一笑,在洛水邊上隨便找了個僻靜的酒肆紮了進去。
這一番小酌,兩人足足聊了一個半時辰,從公事說到私事。從過去說到現在,到最後免不了相對嘆息。這數十年歲月一過,大唐已經不是往日光景,雖比不上貞觀年間,但總的來說還是一片盛世氣象。然而。兩人俱是非常人物。都看到了那平靜表面之後地危機。
“守約,倘若時光倒退三十年。你是否還會非議冊後一事?”
“劉公說笑了,此一時彼一時,那時我還年輕氣盛,尚未體會到陛下地深意。如今想來,若不是當初長孫太尉權勢過大太過自專,興許陛下也不會趕盡殺絕。過去的事情都過去了,雖然我至今仍對太上皇后以女流之身秉政事不以為然,但至少已經學會該緘默的時候緘默。”
“若是讓人知道昔日膽氣十足的裴行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