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了。田裡四季不閒:春天的秧苗,夏天的青稻,秋天的金谷,冬天的油菜。放眼望去,除了莊稼,間或有幾間茅草房,幾叢竹子,幾小片桔林。我們沿著田間的小路、田埂走去,直到暮色朦朧時,方才返轉歸家。
水田離不開渠。常轉的那片田壩裡有兩種渠道。一種渠很淺,脫了鞋光腳下去,水也就僅到小腿肚子。渠底沒有人工鋪設,但常有一些鵝卵石。這些鵝卵石給渠道點綴了自然趣味,配著旁邊的小草,使這種人工渠道就像天然的水溝。如果再遊過幾條小魚,那便是淌水的孩子們的極大樂趣了。還有一種渠道修得十分規正,側壁直上直下,邊沿、側壁和底部都敷施水泥加固。我當時覺得渠很深,因為像我那時的個頭掉下去肯定是會被沒掉的,但它並不寬,估計也就一米左右,所以走在邊上並不感覺害怕。渠道有的地方有分水設施和木板閘,用以調控水的流向和流量。
後來我到山西農村插隊以後,知道了當地各類不同等級渠道的名稱:乾渠、斗渠、毛渠。如果借用這樣的名稱,我想,就功能而論,那種水泥渠道應屬斗渠,因為它有調控水的“斗門”,而那種有鵝卵石的更為自然的渠道應屬毛渠,因為它和灌溉的田地直接相連。
回想起來,那塊田壩,也許是我的農業生產知識的啟蒙地。有著彎彎長角的水牛拉著犁,吃力卻穩健地前行;光腳站在水田裡的農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