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3 / 4)

小說:藏婚 作者:圈圈

論我多麼嚮往跟嘉措雙宿雙飛,但都不可能真正邁出那一步。

傷己可以,傷人不行。

在走廊上梳頭,把長長的辮子放進辮套裡。看見隔壁的一對小夫妻也在,男人靠坐在小板凳上,女的正在給丈夫編辮子,兩人不時私語兩句。便見那男的或是女的紅了臉,在對方身上掐了一把。我看得有些走神,想起嘉措的長髮,也曾經這樣給他梳過的,不知現在還留著沒有?眼睛一熱,趕緊轉了頭。我把窗臺上的酥油燈揣在懷裡,拿了經筒下樓,蓮和瓊宗已經在路邊等著。

天剛露出晨曦,星星還掛在天際。寒風吹在身上,頓覺有些刺骨。拉薩號稱“日光城”,一旦沒有了陽光,溫暖也就不在。

我們三人順著北京中路往前走。街道上還沒什麼人,空空蕩蕩的,偶爾有兩三隻狗兒追逐著跑過,瞬間也就安靜下來。遠處,清潔工的掃帚在馬路上滑過,“嘩嘩”之聲時斷時續。書包網

藏婚(59)

過了朵森格路的十字路口後,人漸漸多了,三三兩兩手持經筒的老阿爸老阿媽慢慢悠悠往前走著,有的身邊還跟著狗兒、羊兒。

“不知道我們老的時候,是不是也能像她們這樣?”瓊宗側身讓兩位老阿媽過去時,自言自語地說。

“只要你想,就能!”蓮說,有意無意地加了一句。“路是自己走的,不是別人幫你走的!”

“但我們的路不是自己選的啊!”瓊宗看著兩個老太太的背影,好像意有所指。

“你就把它當成自己的路來走就行了。無論什麼樣的道路,風景都只在你心裡!”

“可是,如果能自己選一條路走多好啊!”

“你倆在打啞謎啊!”我走在最後,越聽越糊塗,介面說。

“不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蓮轉頭看了我一眼,笑著說。

“你倆最近都有些神神道道的,說話不像人!”我高舉著經筒轉了一下,對著越來越亮的天空看經筒邊的小球一圈又一圈地飛逝。

“那像什麼?”兩個女人同聲問。

“像鳥!”

“像鳥?”

“鳥語,人聽不懂!”

耳邊同聲傳來“切……”

……

路過一家早餐店,買了一些包子和雞蛋提著,一邊走一邊吃。有兩條狗跟上了我們,蓮就掰著包子餵狗,不時蹲下逗它們一下,兩條狗就一直跟著我們。

我們就這麼聊著,不知不覺地來到了布達拉宮廣場,轉經人比想象的多一些。冬天到了,牧區基本沒什麼活,出遠門的活動都安排在這個季節,而到拉薩朝拜釋迦牟尼是我們一生的心願。三步一磕,用身體丈量漫漫朝聖路。身體雖說辛苦,但心卻在天堂。朝著一個目標,無所謂城市鄉村,無所謂雪山深谷,走過夏、走過冬,一年四季,就在單純的身體起伏之間,蜿蜒而逝。

拉薩,在藏語裡是“神的地方”。對於虔誠的信徒來說,是窮其一生嚮往之地。到了這裡,似乎就到了天堂。對,我說的是似乎。因為在我沒來拉薩之前,也是那麼想的。但到了這裡,並沒覺得我的生活就比在草原好,也沒覺得我的心情就比在草原上愉快。反而,我越來越想念老家,想念大雪山、大森林,想我的黑鷹……晚上老是夢到自己在空曠的草原上飛奔,在月色下漫步。半夜醒來,怔怔發呆。

我想我是不適合城市的,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讓我迷茫,讓我找不到自己。

走過磕長頭的人身邊,我會掏出一毛錢或是一塊錢放在他(她)旁邊。這不是憐憫,不是施捨,這是對具有虔誠信念卻又能堅持下來的人表達我的敬意。

有的人會說聲:“阿佳,謝謝!”有的會雙手合十看我一眼,有的什麼表情也沒有……沒人會介意這個。腳步向前的不會因此而停留,磕長頭者也不會因此而駐足。

轉經的人群,看似無章卻始終有序地行進。

拉薩過去三條傳統的轉經道中並不包含布達拉宮周圍這條。奶奶年輕時曾經來朝聖過一次,磕長頭來的。她曾無數次講過那次經歷,但從來也沒說起過布達拉宮的轉經道,想來,四五十年前,這裡還不是轉經的地方。

瓊宗和蓮手拉著手走在前面,我搖著經筒在後面跟著,從布達拉宮的東南角匯入了轉經的人流。經道邊,銅製的轉經筒被每一位信徒轉著,“嘩嘩”之聲不絕於耳。路過小佛堂時,我們便會進去,掏出酥油燈點亮,讓燈裡的酥油融化後滴入佛前的供燈裡。

蓮和瓊宗一邊走一邊聊著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