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當教書育人是砍瓜切菜嗎?李二陛下哭笑不得,只能下達詔書安撫他們,告訴他們普及教育是個大工程。殊為不易,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普及,需要更多的時間,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援,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太過苛求朝廷,朝廷對此已經是盡心盡力,皇帝都好幾個晚上沒有睡覺了。
關中地區的抗議偃旗息鼓了,但是其他地區的抗議聲潮卻是一波接著一波,尤其是那些勞動改造和教育普及都沒輪到的地區,那裡的縣令和州刺史的上書那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哭訴。都在懇求李二陛下可憐可憐他們。不僅僅地方民眾對朝廷重關中而輕視各地感到不滿,就算是官員們也頗有微詞,對於朝廷的做法相當不滿意,幾次三番集體上書要求長官上書朝廷。但是。這如何使得?
本來還好。但是教育普及法令一經頒佈,天下震動,萬民盼之如久旱之盼甘霖。結果沒有輪到他們,兩次都沒有,心中是何其的鬱悶和不滿?這下子他們就怒了,百姓給基層官員施加壓力,地方上基層官員給他們施加壓力,他們只能給朝廷施加壓力,李二陛下無可奈何,只好把留著準備明年運送糧草到邊關的戰俘奴隸先送往那些抗議聲潮最嚴重的地區,緩解民怨。
至於朝廷所需要的,就從蜀中抓捕到的那些僚人裡面抽取吧,公奴司主官又來哭窮,說已經沒有可以呼叫的戰俘了,在這樣下去,他的公奴司直接就關門大吉吧!李二陛下相當煩惱,同時意識到,這段時間裡面埋頭髮展,忘記對外擴張了,這些奴隸沒了來源,自然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這種意識支配了李二陛下的思想,於是李二陛下不得已下發了一道指令給參謀總部,讓他們試著在大唐周邊尋找一些可以發動戰爭的地方,大唐如今有十萬之巨的奴隸缺口,看看能不能在短時間內獲得這個數量或者更多的奴隸。
沒辦法,這是民心所向啊,經歷了售書事件之後,李二陛下深刻的意識到民意不可違逆,尤其是這個時期,貞觀革新最重要的開拓時期,正是需要這些民心的時候,所以順應民意才是最重要的,透過這樣的做法,李二陛下也得到了不少支援,不少貞觀革新的相關法案都會事先在長安城裡面佈告百姓,讓百姓知曉,然後得到贊同。
所以對於各地民意的要求,李二陛下高度重視,官員不被逼到無可奈何是不會上書朝廷向朝廷哭訴的,據說有一個地方就是在徭役期間來了一批外地探親的百姓,看到親戚們正在服徭役,大驚失色,忙問沒有勞動改造?沒有奴隸承擔這些事情?同時還炫耀自己已經不用再服徭役了,於是鬧得當地百姓大為不滿,官府無奈,只好向朝廷哭訴,請求加快勞動改造的普及。
其實勞動改造到如今已經普及了相當一大部分地區,關中基本普及完畢,蜀中藉著僚人叛亂的時機普及完畢,山東普及了十分之一左右,江南只普及了荊州和揚州,但是饒是如此,已經用掉了四十萬奴隸的數量,還有十萬奴隸是朝廷常備的一旦發生天災**的救火隊,不能輕動,這一次為了平息民怨,已經用掉了七萬,只剩下三萬,朝廷自己都不夠用了。
所以啊,對外擴張已經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了,大唐自從蜀中之役以後平靜了好一段時間,軍隊就是訓練訓練再訓練,已經不止一名大將向李二陛下抱怨沒仗可打,很沒有意思,參謀總部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上書請求伐不臣,但是李二陛下考慮到發展需要,沒有答應。
如今發展需要了,國家需要更多數量的奴隸,發動戰爭也就是在所難免的,李二陛下的指令下達了半個時辰不到,侯君集就帶著一批大將聯袂而至,面色驚喜的向李二陛下請示東南西北的出征計劃。
向東可以伐高句麗,高句麗屢次對中原無禮,有不臣之心,更因為前隋之故和大唐關係緊張,在東北地區築城駐兵,心懷不軌,並且和更北地區的蠻族交好,不知其有何所圖,所以侯君集主張即刻對高句麗用兵,奪回故地,擄其民充實公奴司,推進勞動改造程序,一舉兩得,理由就用高句麗建造前朝將士京觀,大逆不道,可以討伐之。
向西就是開拓西域,如今大唐對西域的情況瞭若指掌。透過西突厥商團可以得到大量珍貴情報,西域如今頗為不平靜,更有吐谷渾心懷不軌,可以伐之,至於理由,隨便找一個商戶進去做些事情,然後被逮捕,大唐就有理由興兵了。
向南的話,南詔等部落現在不太穩定,大唐伐蜀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驚恐。他們暫時是不敢和大唐作對的。但是他們也結城自守,大唐也打不進去,要想收拾他們,需要大軍。當然。他們的人口還算充足。季漢丞相諸葛亮曾經南伐孟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