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曲,難民大部隊裡面大概有三成難民接受了其中一個人的想法。這個人覺得與其去北邊送死,倒不如趁著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往南邊走,度過大同江,去投奔新羅,這些年新羅發展的不錯,把高句麗打的那麼慘,肯定有糧食吃,大同江以南的原住民都跑到北邊了,那麼南邊肯定缺人,新羅人也需要人口去發展建設土地,他們就可以成為這些有用的人,從而獲得糧食和生存。
走投無路之下,人是什麼事情都可以辦出來的,尤其是放棄了自己的子民的統治者,更是容易被人拋棄,在生與死的抉擇中,沒有那麼多深明大義的人會選擇為一個拋棄自己的國家殉難,他們更希望活,因為在國民的身份之前,他們首先是人。
三成的人願意跟著那個突發奇想的傢伙去南邊碰運氣,反正橫豎都是死,去北邊一定死,去南邊還有活命的希望,為何不嘗試一下?從一開始的幾個人到後來的幾萬人,再到後面一路聚集了差不多十萬人往南投奔新羅,那個最先帶頭的傢伙叫崔仁洙,後來也算是個傳奇人物了……
也算是他們運氣好,新羅需要攻佔土地,但是更需要人去發展當地的土地,那些被高句麗拋棄的人正好合適這樣的身份,所以,新羅人反而接受了這批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