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部分(3 / 4)

過以後,淡淡道:“卿青年有為,乃父王位相傳,太上皇和我都覺得堪當大任,也到了獨當一面摔打的時候,你,”鄭太后這就說出來:“明日離京吧,你父母親不願分離,這就一起留下來養病。”

“是,臣遵太后旨意,太后對臣厚望,是臣一門之福氣。”朱睿用眼角看一看一旁坐著的齊文昊,看著鄭太后面上是要聽不聽的樣子,朱睿還是接著說下去:“臣代父母親叩謝太后,臣父母均已年邁,年邁人相互依靠,不願分離。

臣也曾如此回過父親,又因吐蕃軍隊異動,襲攏比上半年為多。臣父久經征戰,對臣來說,是良父益師。臣父中夜推枕,念臣顧妻,這才命母親抱病離京,迴歸南方溫暖之地養病,此是臣父愛妻之心;就是臣得離母親為近,也是歡欣。今聞太后教導,臣母養病於京中,臣代父母親叩謝太后恩典。“

鄭太后只是冷笑:“你母親不走,你妹妹也不用走,我這是個顧全大局的法子,你看是不是?”聽到朱睿再次叩謝,鄭太后再看看齊文昊,面色稍緩:“文昊,你看我這個主意不錯吧。”齊文昊重新跪下來:“太后顧念岳父母夫妻為伴,孫兒代岳父母叩謝太后。夫妻情深就是一時分離也是心痛如割,太后明仁厚德,體諒下情,朝野之中素有口碑。”

朱睿聽著妹夫說話,只是垂首在聽。鄭太后喃喃自語道:“夫妻情深就是一時分離也是心痛如割,你這是說給我聽的嗎?我有讓你夫妻分離?”聽著太后聲音漸厲,朱睿心想:這件事情大為迴轉餘地,只要文昊不變心就好辦,不說徐徐圖之,也不用眼前就得罪太后。朱睿等著齊文昊怎麼回答鄭太后的話。

宮室內響起來一片大哭聲,鄭太后到今天發現,齊文昊“哇啦哇啦”地哭起來,一點兒不比妹妹康寧郡主差。朱睿肅然垂首,心中卻是暗笑,哭的好,打著滾兒哭才好呢。

頗不耐煩的鄭太后覺得心頭裡氣一陣一陣地往上頂,手邊奏摺上有一本就是北平王上的,邊關時有戰事,就沒有停過。太后看一看朱睿,不能留他在京裡,也不能成為阻擋他留在京裡的人。

“你明天就離京回軍中去,”鄭太后先把朱睿打發走。朱睿離開宮門,先去了長公主府上,高陽公主和武昌侯正在想著齊文昊還沒有回來,命人去宮中打探的人先於朱睿一步回來:“小侯爺在太后宮中放聲大哭,”

一聽這話武昌侯坐不安穩,站起來對高陽道:“你我再去一趟,文昊是個孩子,總在你我庇護之下,小夫妻情深,說話一時不防得罪了太后,這可怎麼好。”

高陽公主只是灰心,淚珠滾滾而下:“我這是為誰辛苦為誰忙,我就這一個兒子。”這裡只准備再進宮去,人報說南平王來了。

朱睿進來,對著長公主和武昌侯這兩位長輩跪下來:“小侄特來相請公主和齊伯父,文昊在太后宮中大哭不止,請公主和齊伯父想個辦法,這事情怎生了結才好。”

“睿兒,”高陽公主對著朱睿也是淚落:“回去對你母親說,我。。。。。。”高陽公主是說不下去了,朱睿瞭然,他是適才出宮的時候聽相熟的太監說武昌侯跪求太后,把人賞給他。公主和齊伯父在此事上力頂,當然這要歸功於朱宣時常就盯著齊伯飛,文昊房中不許納妾,朱宣說出來這件事情,他就用眼睛盯著。

武昌侯同意這件事情,近年裡來更為賣力,就是自己的女兒有許親朱閔之意,大家其實都不吃虧。

此時朱睿先勸公主和武昌侯安心:“太后命小侄明日離京,不許父母親出京,命母親京中養病,請公主和齊伯父放心,小侄雖然離京,也會相勸父母,讓端慧早些回來侍奉二老。”

這事情明擺著,長公主和武昌侯都心裡清楚,朱宣的意思不是妙姐兒病好不好,而是文昊房中有了人。就算是太后壓著,端慧明天就回來,以後說一聲病,從封地上來人接走只怕還會發生。

武昌侯沒有再對朱睿說什麼,而是命人喊來康寧郡主,對長公主道:“你帶康寧進宮去吧,我去見太上皇。”

朱睿從長公主府上離開的時候,最先要考慮的就是太后顧不顧及親情。在上位者,翻臉無情,是不是一個顧及親情的人,或者是說在其下的人,打親情牌有沒有用,在其下的人,比如朱睿不是長公主,也不是武昌侯,他心裡要揣摩才行。

回到家裡來先見父親,母親臥病,父親和端慧當然是在母親房中。匆匆往母親房中去的朱睿在院門外遇到毅將軍和朱閔,毅將軍壓低聲音對朱睿道:“大哥,我看你先回軍中去,我留在這裡斡旋。”

朱睿對著二弟點點頭示意自己明白,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