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了。有孫子不看,回來作什麼。
蔣太夫人一臉的皺紋都笑得擠在了一起,她想重外孫子,年邁不能跑去看,只能隔三差五的來聽太夫人說一說。
就是蔣家兩位舅太太也聽入了神。爭著笑道:“這淘氣的事情,不知道隨了誰。”太夫人笑容滿面,想了一想道:“王爺小時候當然是個淘氣的。不過王爺自己說了,妙姐兒一向也是淘氣的。竟然分不出來,孫子們淘氣是隨了誰。”
一提了外孫女兒,蔣太夫人更是呵呵笑了,這位親事是太夫人力主促成了,不過這招人喜歡的人呢,卻是自己的外孫女兒,不由得蔣家的人不得意。
蔣太夫人笑問了:“說徐從安先生現在教了世子,妙姐兒近來是不看書寫字了,王爺不怪?”舅太太更是臉上樂開了花,外甥女兒的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對了蔣家的親戚們問起來,舅太太們和蔣家太夫人就會說:“多辛苦,還要侍候王爺,還要照管小王爺,還要看書寫字。”
當然看書寫字是辛苦的,一向都是男人的事情。
方氏申氏也聽了太夫人說話,太夫人得意:“王爺他現在自己教,教不好了再也怪不到別人身上。總是說淘氣就怪不到別人身上,成親前是他自己帶了的。我總是說,是他帶出來的。難道怪別人。”
房裡一片笑聲中,一個丫頭走進來送了信進來笑道:“朱福來京裡了。”太夫人滿面春風接了那信,拿在了手裡笑道:“讓他進來。”
看了朱福進來面前行了禮,太夫人才笑問了:“王爺王妃好不好,小王爺們好不好。”然後才笑道:“你媳婦兒給你生了一個兒子,你快家去看看去吧。”
朱福答應了正要走,聽了太夫人又喊住了,笑道:“這信裡是寫的什麼?”朱福滿面笑容了:“請太夫人看了就知道了。”朱福也賣了一個關子。
太夫人打發了朱福出去了,笑著把信遞給了蔣家舅太太道:“麻煩念一念兒。”
先念了說行刺的事情。房裡的人都嚇了一跳,蔣家太夫人只是唸佛不停。下面再看時,念信的蔣家大太太鄭氏就喜不自禁,看了太夫人,又看了蔣太夫人。
太夫人看了她笑,就催促了笑道:“想是有什麼好事兒?”鄭氏喜滋滋地把信遞給了另一位舅太太,先走過來給兩位太夫人行了禮,笑道:“恭喜太夫人,恭喜婆婆。。。。。。”
話猶未說出來,另一位舅太太在信上一眼就掃過了,也站了起來笑著走了過來,笑著把下半句話說完了:“外甥女兒 ,又有了。”
兩位太夫人一起用手指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們再說一遍。”兩位舅太太異口同聲的笑道:“妙姐兒又懷了孩子了。”
房裡一片歡笑聲,太夫人一連聲道:“快去告訴老侯爺去,他又要有孫子了。”然後就開始笑罵了朱福:“居然藏著不說。還讓我自己看去。”
再抬頭看了劉媽媽笑道:“明兒把妙姐兒一向在京裡愛吃的東西都給她送了去。”就這樣還是不能放心,看了蔣太夫人笑道:“只怕我又要去了,妙姐兒有了身子,從來我都是在身邊的。她自己未必知道吃什麼喝什麼。”
方氏與申氏都笑著,心裡都想了,生了兩個孩子了,自己不知道喝什麼吃什麼。這位大嫂不是向來伶俐,還上殿去理事,一到了太夫人面前,就成了什麼也不懂的人了。
正說著話,外面有人回話:“親家老爺來了。”沈居安帶了沈經南進來了。一進了來就看了人人臉上有笑容,一一見了禮,讓沈經南也行了禮,才笑道:“夫人在宮中呢,要晚些來。你們敢是有什麼高興的事情?”
舅太太們笑道:“你又要有外孫子了。妙姐兒又有了。”沈居安也咧開了嘴笑,房外,老侯爺笑容滿面揭了簾子進了來,一進來就要那信:“給我看看。”看完了也咧開了嘴笑,看了太夫人笑道:“只怕又要麻煩太夫人跑一趟了,還是我陪了你去吧。看了你自從回京裡來,就想了孫子。”
舅太太們很是羨慕,看了蔣太夫人笑道:“丈夫們都在河工上,我們也想去看一看,分一個人留在家裡侍候婆婆,不知道行不行?”哪一個留下來,卻又起了一點兒爭執。
看了太夫人和老侯爺,這一會兒在盤算了,這一胎是男孩還是女孩。太夫人笑看了老侯爺道:“我還是小子丫頭的衣服都備了,沒準兒是兩個。”老侯爺連連點頭:“夫人說的是。”
老侯爺則邀功了:“是我一直在起名字,所以把孫子又招來了。”太夫人埋怨他:“這裡沒有你的事兒。”
不一時兒,蔣大夫從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