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無愧的國家接班人。……老子英雄兒好漢的觀念在幹部子弟的腦子裡是根深蒂固的。
我非常瞭解他們為什麼永遠擺脫不了這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儘管很多人混到如今一事無成,有的甚至寒酸潦倒,但在精神上還始終保持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紅色貴族,並時不時地享受著這種美妙的感覺。
“*”開場之際,到處可以看到這些紅色貴族小將們的張揚和*。“誰知當他們在外面革人家的命時,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英雄的老子也變成反革命了。”勁樺的文字,不由讓我想到清季旗人貴族子弟的遭際,多麼相似相近,充滿著悲劇的意味。或許,正是幼年親眼所見、親身感受的種種世象和重重苦難,她更“瞭解到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我出身於哪個家庭,真正能保護我的,只有我自己。它讓我學會了與孤獨相處,學會了思考。我看到了很多貧苦的人們的真實生活,懂得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我看到了太多太多比我們大院孩子出色得多的人們,與之相比,我自慚形穢”。
那時,只有部隊的子弟才有當兵的特權。勁樺長大後,父親問她想不想當兵,她說不想,就孤身一人提了個鋪蓋捲去京北延慶大山裡插隊去了。勁樺七八歲前生活優裕,“*”開始那年她在小學一年級。父母被趕進牛棚,哥姐離家,家中只剩下一隻大狸貓和她。後來跟著父親流放於湖北、山西。高中畢業又到山區一處只有八戶山民的荒村插隊。自雲“從少年起,我就離家獨立生活,其間心理的孤獨和恐懼,遠比物質的貧乏要來得可怕”。由此養成她“特立獨行、桀驁不馴,隨時會逆向思維的行為模式”。雖出身於部隊大院,卻少有或沒有貴族府第文化中俗氣的薰染,反而常懷平民意識,保持同情貧弱者的平常心,用純淨的心靈去觀察世界,用深邃的思考去探尋世界,她寫出的文字,自然是有思想、有個性、有魅力的。
《夢迴沙河》,是楊勁樺少年和青年時代憧憬、嚮往、思索的結晶。期望進入中年成熟的勁樺,用更美的文字寫出更深刻的思考。在中國,這種沉重而深邃的思考,尤其重要。因為,思考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一種期待、一種希望。
2010年4月12日寫於北京亦莊之水東書屋
陳鐵健七十又六
夢裡頤和園(1)
不管飄到世界的任何角落,當路人詢問來自何方,我都毫不猶豫地答——北京。北京是我的故鄉,我在那裡長大,悽迷沉靜的昆明湖水,就是夜夜縈繞在我夢裡的地方。
小時候,我家住燕京西山腳下,走路到達頤和園的北宮門只需十幾分鍾,坐在父親的腳踏車上,就更快了。要說此生去過多少次頤和園,我數也數不清,千次百次總是有的,那園裡處處的山石草木,簷翹亭閣,都像豎刀刻下一樣定格在我少年的記憶裡。
左手拉著父親,右手牽著母親,上山坡時,他們把手臂一悠,我就順勢圈腿朝前縱躍;?走平路時自個兒走,跟在大人屁股後面疾步小跑,一直從後湖走到石舫,坐下來看著不動的大船在水裡搖。賣蓮蓬的女人走了過來,媽媽拿出一角錢與她,竟換來青藍色的一抱,每個蓬頭上漲滿了麻麻飽飽的蓮子。
清晨的長廊上,遊人稀少,我們會在那裡消磨一段,父親抬頭指著廊頂上的五彩畫問來問去,什麼花?牡丹花。那三個人是誰?答不知道。凡不知道的,父親就會講個故事,什麼三顧茅廬啊,《封神演義》,小火輪哪吒,《七俠五義》,各路英雄,楊家諸將,鴻門宴,大鬼小鬼閻王爺,還有好多……幼年時腦子乾淨,聽了便記得,至今我還能*不離十地看懂長廊上大部分的圖畫。
頤和園很大,不同的季節我們去不同的地方。早春最迷人,烈烈陽光下的空氣依然清冷,一抬眼,竟能看見殘雪枯枝上閃出了金色的迎春。踏青就從排雲殿走到知春亭,一路上有毛茸茸擠在一起的粉紅臘梅,有開滿似鴿子翅膀花的高大玉蘭樹,當然還有最美麗的各色牡丹。夏天太熱,坐在汗流浹背的父親肩頭去游泳,我穿著像癩蛤蟆泡泡的泳衣跳進湖水,一不小心腳就扎進淤泥,腿上會纏絆水草,辣辣地疼。秋天划船,躺在天高山遠的擺盪裡想著幼小的心事,太陽融融地暖。待穿過十七孔橋,就把船在岸邊繫好,爬上岸去“嘎吱嘎吱”地踩金黃的銀杏樹葉,滿坡又滿野。冬天當然要從後山爬上智慧海到佛香閣,爬得渾身大汗,冷風裡眺望茫茫大雪覆蓋著的萬壽山昆明湖,恍惚中不知身在何處。
我曾是個喜歡流連的孩子,一會兒蹲在路邊看形狀不一的鵝卵石拼出各色花樣,一會兒拔毛毛草編小兔子,間或去摘一片丁香樹葉,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