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序(1)

身材瘦弱,氣質優雅,白皙的瓜子臉,一雙明亮深沉的大眼睛,挺立筆直的鼻樑,少有的微笑中稍顯抑悒,給人以自尊心極強之感,似乎是《紅樓夢》中林姑娘淒美形象的現代版。

這是1980年秋季的一天,我第一次見到楊勁樺的瞬間印象。

我看過彭明先生寫來的推介信,問她為什麼要研究瞿秋白?那時,瞿秋白研究還是禁忌的敏感課題,明智之士談瞿色變,避之唯恐不及。這位小姑娘卻迎難而上,令我有些好奇。我問她的問題,她不正面回答,我也就不再問下去了。過幾天,她按約定來看資料,依然是一身藍布衣褲、白布襯衫,一雙舊皮鞋,雖素樸而不掩優雅。我把大堆瞿秋白資料交給她,她輕輕地說:“謝謝,老師。”就坐在門邊一張臨時安置的書桌前默默看起來。那些資料,是我準備寫《瞿秋白傳》多方收集的,她寫一篇文章是足夠用的。當時,我正在修改《偉大的開端》書稿,沒有太多時間跟她聊天和討論。

此後,一個多月,楊勁樺早來晚走,午飯後就在李義彬先生女兒李小娟的房間略事休息。有時會走到黨校西側花園,放大聲音交流閱讀心得。這時,她會有幾分快意的抒發,但依舊透著抑悒。老實說,我當時以為這位小姑娘執意要寫瞿秋白,不過是少年意氣,一時之興。然而,半年過去,她拿來的文章,卻令人不能不刮目相看:筆下不俗,有思想有見解,且不乏文采,連過於挑剔的丁守和先生,也連連稱讚。

大學畢業後,楊勁樺回到中央電視臺專題部,不時打電話或來近史所問些有關歷史問題,偶爾在外地史學研討會上相遇。1982年秋,從成都路過上海返京與她同住上海大廈別館。她說要去美國讀電影專業,需要國內兩位老師推薦。我雖然覺得她留在央視發展為宜,卻終於被她說服寫了推薦書。千謝萬謝中,我仍然感到她內心的憂鬱不暢。1984年後,她幾次回國,時見時不見,多半從湯立峰處知道她的行止。2004年,她回國住在力鴻花園,約我到附近的張生記杭菜館小酌。臨走,拿出三篇文章要我看,大約就是收在本書裡致阮虹的三封書箋。

她在那信裡說,七八歲時她在京西廂紅旗那個部隊大院裡被掩蔭在“混世魔王”哥哥和“乖巧聰明”姐姐的大名之下。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只知她是楊家哥姐的妹妹,學名就叫成“楊妹妹”,一直叫到上高中。

讀過三封信,多少可以窺見“楊妹妹”內心世界的奧秘。

秋又來了。秋天是我心愛的季節,它帶給我悠遠的冥想,也帶來憂傷,秋的盡了就是悽美。每個秋季,都是我懊悔和惶恐的時刻,它讓我感到了生命的流逝。

我走遍了中國,走遍了大半的世界,回過頭來看那曲曲扭扭的生命痕跡,惆悵的是,還是不知生命的意義。

我們活著的意義似乎就是在追求和體驗情感,人文科學的最基本核心,也就是用智慧來思考和分析人類的情感,以及它衍生出來的一切社會問題。……但願突飛猛進的新經濟形態能帶來新的文藝復興。

讀書為了解外部世界,寫作為了解內心世界。我想寫作,只有寫作可以把我們帶到心靈的桃花源。

愚鈍如我,從來只作形而下的思索,寫實不寫虛,而難以企及形而上的思索。二十多年闖蕩世界的楊勁樺,卻為自己開啟了一個大視野,表現了追尋人類生命意義的高智慧。長懷憂戚,也許就是這種深層思索的外在印跡吧。

序(2)

她問我讀完的感覺,我沒多說什麼,只說很好,勸她多寫,並允諾幫她找地方出版。五年過去,2009年春天,湯立峰把她悼念彭明先生的長文給我,說是楊勁樺託他送我看,內中有些寫到我的文字,我是否首肯?再見到立峰時,他問起,我只說了一句:“不管是褒是貶,她很會寫。”時過三十年,有些事真的記不得了。彭明先生1962年夏力促我考取恩師李新先生的研究生,他同時也是我的授業師長,其情沒齒難忘。

楊勁樺筆下的父母兄妹、師長、朋友、同學,或僅有一面之交乃至從未謀面的網友,都寫得聲情並茂,豐滿感人。幼年生活在部隊大院,歷經“*”苦難的勁樺,書寫大院中深受貴族府第文化燻蒸的那些大哥大姐們的遭際,尤顯文有麗採、史有真相、哲有思辯的特色。她用完全超越功利權勢的視角,觀察和思考部隊大院文化及其影響,深深觸及當代據有特殊地位、特殊權力的特殊階層的特有心態。

在這種部隊大院的孩子心中,為什麼他們優越?因為他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根紅苗正,是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