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部分(3 / 4)

小說:盛唐風月 作者:塵小春

點頭同飲了;而孟浩然亦是飲酒如常;他便看著杜甫道;“不過;子美你比君禮的小師弟顏清臣還要小三歲;論年紀論資歷論身份;君禮都算你半個長輩;而且你不像我們三個這樣性子疏懶;你若是願意入幕;那倒問題不大。”

而漫步鄯州街頭的顏真卿和宇文審則是在都督府張貼布告之際;這才知道鄯州都督府竟然易主了。兩人全都出身關中;雖則一個是書香門第;一個是老牌關隴世家;可多日相處下來;亦頗有共同語言。

顏真卿祖籍琅琊;可顏家幾代定居關中;山東老家反而已經多年沒有回去了。而他在嵩山盧氏草堂求學多年;回京應試三次;方才得以進士甲科及第;這還是第一次來鄯州。往日書卷上學到的;同窗和親朋們談笑之間說到的東西;和所見所聞彼此佐證;他自然收穫頗豐。此時此刻;他眼見得佈告欄前不少軍民擁在那兒眾說紛紜;他便向宇文審問道:“未想師兄竟然官拜鄯州都督;文申;你有什麼打算?”

宇文審除孝之後的最大目的就是支撐門庭;而為了達成目標;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科場有所進益。可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早年談不上多用功;資質也說不上天才;如今若要有所成;那就必須殫精竭慮苦苦鑽研詩賦文章。所以;他沉默片刻便沉聲說道:“我於實務半點不通;幫不上杜師什麼。與其不自量力胡亂攬事上身;還不如先紮紮實實學好杜師佈置給我的功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若分心他顧;只怕會一事無成。”

顏真卿比宇文審還要年輕幾歲;少年神童;再加上拜入名師門下苦讀多年;省試亦是甲科;本來對於那些靠門蔭的關隴貴族並沒有太大好感;對宇文審另眼看待;也是因為其千里探父的孝心;以及重振門庭的決意。可現在聽到這麼一番話;他不由得肅然起敬。

敬的不是別的;是宇文審的自知之明

“怪不得師兄曾經對我說;文申兄異日必成大器。我有幾卷當年為了應萬年縣試和京兆府試留下的試賦試詩集;雖不是什麼好東西;但也許能對文申兄有些幫助。”見宇文審大喜謝過;顏真卿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他想了一想後;最終坦然說道;“雖是師兄弟;難免被人說成是私情;但我進士及第;為了守選這三年不至於荒廢;方才從師兄出來遊歷;如今既然有機會;我回去之後便求師兄給我一個機會入幕”

等那結伴出遊的兩撥人先後回到官驛的時候;赤畢也帶著兩個身穿便裝的漢子來到了官驛門口。畢竟;杜士儀還沒有正式搬入鄯州都督府;這裡至少在數日之內;還會是杜士儀的居所。儘管訊息才剛剛傳出去;但送禮和拜見的人已經擠滿了門外;多是鄯州本地士人以及大族代表。見這幅情景;赤畢轉頭看了身後兩人一眼;見他們俱是有些猶疑;他便開口說道:“郎主尚未正式搬入鄯州都督府;這官驛人多嘴雜;看來我還是下次替你們引薦吧。”

“還是那樣好;多謝赤郎;多謝赤郎”

陳晃立刻接過了話茬。等看到赤畢拱手一禮後徑直往官驛正門而去;他拉著馬傑退到了僻靜處;這才低聲說道:“我們既然幫了杜大帥那樣一個忙;又算是出賣了郭英又;而今杜大帥入主鄯州;我們還真是誤打誤撞跟對了人。”

馬傑也不禁苦笑搖頭道:“郭英又當初不過是嘴上說著好聽;可圍著他轉的人不計其數;我們不過是充數地而已。反觀杜大帥;幾任地方官當下來;提拔了多少人?跟著這樣知人善任的上司;確實比跟著郭英又那狠辣的傢伙強我那時候還覺得你膽子太大;可現在看來;幸好你膽大了一回”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七百三十八章 扮豬吃老虎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話並不僅僅適合於朝堂;對於各鎮節度來說;這亦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由於節度使並不是終身制的;即便如昔日郭知運鎮隴右鄯州;王竣鎮朔方;也不過七八年;而那些短命的節度使甚至有一兩年就去任的;故而每一任節度使所闢署的幕府官;往往也都是隨著幕主轉任而去職。當然;偶爾也有能力卓著得繼任者青眼的幕府官;不但能被留下;而且還會被委以重任;這其中;如今的河西節度使牛仙客先後事兩任節度為判官;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然而;前任鄯州刺史兼知隴右節度事範承佳闢署的那幾個幕府官;自然並沒有那樣的運氣。

因為範承佳壓根不想在鄯州這個傷心地多留;幾乎是用最快的速度收拾了東西啟程前往洪州赴任;故而杜士儀在接到任命的制書後;僅僅三天後便搬入了這一座偌大的鄯州都督府。而範承佳闢署的幕府官;沒有一個跟著他離開的

而他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