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我去斬殺此獠?”
“大帥不必焦心,我這就去斬了這渾釋之,為大帥開路!”
史思明見這答話者是牙兵之中論武藝的佼佼者,為之大喜,立刻將當年李隆基賞賜給自己的一口寶刀遞了過去。那牙兵肅然接過,隨即將頭盔拉低,就這麼徑直衝陣而出,往渾釋之的方向直撞了上去。面對這樣的來敵,渾釋之哈哈大笑,可他竟是不進反退,大刀一指,厲聲喝道:“給我放箭!”
這短短四個字差點沒把史思明給氣瘋過去。然而,此時此刻他只能大吼了一聲衝出去,隨即只顧得上自己,再也沒辦法分心去顧及那個替自己去應戰渾釋之的牙兵。他看不到,在那一陣密集的箭雨之下,那個只憑一腔血氣之勇衝上去的牙兵被亂箭射成了刺蝟,不但如此,更多的箭朝著史思明這最後一小股兵馬的前陣傾瀉而下,不時有人格擋不住摔落馬背。而渾釋之完全料到了史思明的下一步動作,一聲喝令之下,竟是順著敵軍前衝的方向讓開了路。
儘管隱隱覺得渾釋之此番戰術詭異難測,可史思明只知道對方乃是朔方大將,雙方從未交過手,這會兒根本來不及想那麼多。剛剛那一輪齊射並沒有造成太多的死傷,可對於突圍兵馬的心理壓力卻是非同小可,史思明自己亦然。為了防範敵軍再次亂箭偷襲,他乾脆把身子伏低,整個人幾乎就此貼在了馬背上,所以,當發現前方速度突然減慢,緊跟著就是一陣人仰馬翻,他登時腦際一片空白。
“哈哈哈哈,本來準備攔截東邊密雲和漁陽兵馬挖出來的壕溝,沒想到如今卻給史思明用上了!”渾釋之這才得意洋洋地大笑了起來,他高高舉起了手中的刀,這才不緊不慢地吩咐道:“傳令陌刀軍,上前殺敵!”
他又不是沒腦子,困獸猶鬥,史思明已經輸得連眼睛都紅了,不得不拼,可他幹嘛非得要去硬著幹?
“將軍今天這一戰,回頭傳到杜元帥和郭大帥耳中,一定會得到褒獎贊嘆!”身邊一個裨將湊趣拍了個馬屁,卻被渾釋之調轉大刀,腦袋上捱了一刀柄。
“讚歎什麼,讚歎我狡黠更勝史思明麼?”渾釋之沒好氣地啐了一口,隨即便意興闌珊地說道,“我只不過是想著我們在前頭浴血奮戰,後頭卻還有人拖後腿,與其多造死傷,到時候這撫卹的錢糧官職夠不夠都不知道,還不如弄個巧計。給我傳令下去,就說史思明已經擒獲,招降叛軍!還是那句話,降者不殺,否則格殺勿論!”
“可史思明還沒抓著……”那裨將一開口就知道自己問了一句傻話,立刻不敢再呆在原地挨刀柄了,趕緊撥馬便去傳令。
而渾釋之則是隨手垂下了手中大刀,意味難明地嘆息了一聲。
河北戰局至此算是定了,即便密雲和漁陽也許還會負隅頑抗一陣子,可再也不可能有什麼大氣候。可是,接下來那看不見刀光劍影的仗,方才更難打!
問題在於,杜士儀到底是怎麼想的?
第1239章 成王敗寇
大軍合圍的第一日,幽州城就破了。平心而論,杜士儀壓根沒想到。畢竟,想當初安慶緒和嚴莊李歸仁等人據守鄴郡安陽城的時候,好歹還在前面三軍圍困的情況下堅持了二十餘日,他抵達了之後又頑抗了十多天,史思明總歸是更勝前頭那些人的大將,又怎麼會如此不濟事?然而,當他踏入幽州城的時候,眼看街道兩側許許多多被解除武裝的叛軍將士被人看押著跪在那兒,大多數人的眼神都顯得茫然無神,他心裡便大致有了答案。
安祿山起兵之初,號稱二十萬,實際上有十五萬之眾,就沒聽說范陽節度使府和平盧節度使府的文武有因為反對起兵而被殺的,包括薛嵩、張通儒等等名臣子弟一個個全都跟著叛亂,可謂是氣勢極盛。然而,當這樣的勢頭被當頭打斷,而後又變成了兵敗如山倒,就別指望將士們還會一條道走到黑了。
曾經開創過開元盛世的李隆基晚年驕奢淫逸,失盡人心,李林甫和楊國忠先後掌權,安祿山再添油加醋一鼓動,當然有的是人躍躍欲試,希望能夠當上從龍功臣。如今天子雖還在御座上,可楊國忠和楊玉瑤全都死了,楊家人幾乎如同掃除一樣被奪爵免官,而手握重權的人換成了他杜士儀,不像歷史上那一支支討伐叛軍的唐軍一樣,一盤散沙各有算計,而相反,叛軍則人心凌亂,史思明縱使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挽回這樣的大局。
“元帥,你看!”
正在出神的杜士儀抬頭望去,就只見原本已經被清理乾淨的大街上不知怎的突然跑出了幾個人。只見他們大抵衣衫簡樸,又或者說是簡陋,不管身後追來的兵士發出斥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