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3 / 4)

小說:盛唐風月 作者:塵小春

“哦,你就不打算搬出崔宅表明立場?要知道你如今名聲大噪,可是未必需要崔氏作為靠山了!”

“姜四郎此言差矣,只為了流言便那樣劃清界限,不但突兀,傳揚出去反而有人要說我心虛或是不知禮……對了,姜四郎能否幫我一個忙,就說我和崔十一郎同門求學,再加上當初老宅失火廢棄多年,這才寄居崔宅。雖未必有用,總好過就一種聲音越傳越廣來得好。”

“這個麼……容易。我讓人放出風聲去就是。”姜度伸了個懶腰,這才目光炯炯地看著杜士儀說道,“不過你可記住,我不是幫你。我這個人一貫是睚眥必報,要是你在京兆府試能把柳惜明摁下去,我就再欠你一個人情,但使你進士及第,守選時我讓阿爺好好給你幫個忙,謀一個好官職!那該死的傢伙,一有機會就上躥下跳,簡直和跳蚤似的,該好好給他一個教訓了!”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一百三十五章 晴天霹靂,弱女。。。

read_content_up;

就如從前崔五娘所說的那樣,京兆府試並沒有一定的時間,歷年來從七月到九月不等,而這一年的府試時間公佈時,卻是讓上上下下都鬆了一口氣。八月十二這日子已經過了初秋那尤其燥熱的時節,又不比深秋陰寒刺骨,恰是正適宜考試。尤其那些曾經歷過京兆府解試的前輩們,提起當年九月飛雪的情形依舊心有餘悸,甚至有人在文會時,把手上那凍瘡的傷疤展露給別人瞧。

主持今歲京兆府試的試官本來也是郭荃,然而七月間他一時墜馬傷腿,雖則萬年縣廨的相關事務還能料理,可對京兆府試卻上書請辭。京兆尹源乾曜沒奈何,斟酌再三,一直拖到七月末方才突然宣佈,徵調了藍田縣丞,出身江南寒門的於奉主持京兆府試。這臨陣換將固然出人意料,可郭荃在萬年縣試中的不許贖帖,以及十通其六方許試第二場,讓許多人都耿耿於懷。哪怕事先打探了郭荃喜好的那些士子們,於此也大大鬆了一口氣。

今年京兆府試的日子好,試官也突然換了一個,興許會希望更大!

然而,對於杜士儀來說,他一時半會卻顧不得這突如其來的試官變動。

事實證明,他把端硯和松煙墨寄放到千寶閣去出售,確實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劉膠東有意賣好,在鬥寶大會上大力宣揚,又有張旭的招牌,更有傳言道是宋王岐王等諸王和玉真公主案頭都換上了這一套新的,一時收藏自用的自然的不計其數,光是訂單就已經收集了厚厚一摞,吳九乾脆帶了楊綜萬,再加上七八個崔氏家丁的護持下趕回廣東去了。而他改良墨窯,調製配方的王屋松煙墨,比起如今北人所制之墨,其質堅如玉,其色更飽滿鮮亮,書法大家固然讚口不絕,就連畫師也多半愛用,最初那三十錠早就沒了,就連限量版的草堂十志墨,也已只剩三塊。

而杜十三娘所言書坊之事,杜士儀最初覺得小丫頭實在太過天真,可思來想去,竟覺得這主意絕妙!

京城之中,連年屢試不第卻依舊寄希望於鯉魚躍龍門計程車子不在少數,而其中有的家境貧寒,有的全都靠家中資助,即便日子清貧,但買書的開銷,卻從來都不會省去,甚至有人典當衣袍,只為買書!至於再貧苦一些買不起只能抄的,卻也得支付書坊不菲的費用。而他抄書是為了強化記憶,抄過之後便很少需要再翻閱,但這些書對旁人來說,卻是分外重要!

想著這一點,如今已經再不缺錢的他在平康坊南門東邊租下三間臨十字街的屋子,開了一個小小的書坊,卻是不賣書。書坊對所有人開放,他那三年在嵩山在洛陽在長安所抄的各類書籍,全都以裝訂成整整齊齊的線裝書版擺放在一層層架子上,只要貧寒士子開口,全都可在書坊中當場抄錄。開張不過三天,書坊就幾乎被擠破了門檻,儘管有人憤憤不平地說那是做個樣子,但不少親身進去體驗翻閱的人卻成了最好的證明。

那些手抄線裝書的字跡確實是出自一人之手!

而有神通廣大的人弄到了杜士儀的親筆字跡,最終亦是讓這件事得到了確證。抄書數百冊的人,正是杜士儀無疑!

在這種情形下,哪怕外間最初廣為流傳杜士儀將為崔家婿,這才得以萬年縣試奪魁,這種非議相較於他如日中天的名聲,也一時顯得微弱了幾分。姜度亦是兌現了承諾,杜士儀樊川杜曲的老宅燒燬,因為和崔家十一郎的同門之誼寄居崔氏,如此解說自然也蔚為流傳。

須臾便到了八月初八,眼看京兆府解試迫在眉睫,知道這三場不比縣試輕易,杜十三娘提早多日便開始準備衣物考具,秋娘則是和竹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