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死了就會變強?(2 / 3)

小說:獨治大明 作者:餘人

粟易引,而且還有以馬易引,這裡亦存在刺激民間養民的潛力。

朱佑樘很慶幸祖宗早已經替自己搭好了平臺,只需要掃除朝堂的阻力,便可以完成戰馬的儲備工作。

第四項措施則是:“凡各省產鐵礦處,有本地百姓具呈願採,該巡撫有司即委官監管採取,官得五分,民得五分。”

在這一次神盾營的軍需補給中,雖然有工部故意拖延的原因,但亦存在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為了防止造反,大明對民間開採鐵礦有著嚴格的限制,每個礦廠只能用工五十人,而且不許招募流民。

甚至在原有的歷史中,隆慶年間的首輔徐階認為大明的產鐵量已經夠用,更是直接下達了禁鐵令,從而導致後期的產鐵量每年持平,無形中加劇了大明王朝的滅亡。

朱佑樘知道現在可能並不缺自己這三千副盔甲的精鐵量,但為了以後的軍需補給,甚至將來的重炮和長槍,都需要提前解決鐵礦產量的問題。

現在允許民間資本介入開採鐵礦,特別盛產鐵礦的山西資本透過鹽利已經完成原始資本積累,這無疑會刺激大明產鐵量的迅猛增長。

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派船隊往南找來世界上最優良的鐵礦,打造最鋒利的刀馳騁北方大草原收割一條條叫囂的生命。

第五項措施則是:“遼東總兵、宣府總兵、延綏總兵、薊州總兵、大同副總兵、甘肅巡撫唐瑜、寧廈巡撫崔讓,遼東巡撫劉潺等回京聽用。”

朱佑樘發現大明官場有一個怪病,文官集團論資排輩則罷,這武將集團的總兵亦是喜歡讓五六十歲的老頭擔任總兵。

若這些五六十歲的總兵立有赫赫戰功則罷,但結果就像英國公張懋那般,或許能跟你嘮幾句兵法,但上陣殺兵絕對是第一個先尿。

朱佑樘其實並不反對達爾文的理論,但大半輩子都沒有建功的人,真憑著一張老臉就想佔著總兵的位置,到他這裡是絕對不會允許的。

至於甘肅巡撫唐瑜、寧廈巡撫崔讓,遼東巡撫劉潺三個文官,全都是六十歲的巡撫,同樣是沒有什麼戰功可言。

雖然換上新的官員和總兵未必見好,但起碼能給繼任者一點壓力,而不是舔著老臉佔著關乎國家安危的要職。

足足五大軍政舉措,這其實僅僅是第一步。

朱佑樘想做的事情其實很多,但發現什麼清丈田畝,什麼開海貿易,什麼攤丁入畝,這些都是次要的。

若是自己手裡沒有槍桿子在手,哪怕明明已經開拓透過西洋的航線,但某些人卻是敢於燒燬,而他們自己則在海洋貿易中牟取暴利。

正是如此,若是想要治理好這個國家,不僅需要好的惠民舉措,更需要強大的威懾力,不然再好的舉措亦會給那幫挖空心思謀利的人唱歪了。

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其實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

朱佑樘在意識到這一點後,卻是將其他的改革都稍微推後,而是要將軍隊掌握在手裡,更是要打造一支無敵的鐵騎。

正當京城的百官和武勳都在大魚大肉地享受新春之時,他們的皇帝卻是默默地準備對這腐朽的王朝做一個小手術,而名字叫做:千金百銀淬軍體。

大年初六,正元節假期後的第一日。

由於沒有事先的奏疏副本上奏,所以這一天的早朝通常都預設罷朝。

朱佑樘從來不認為面對一千多官員的早朝是議事的好地方,故而現在喜歡將大臣召到乾清宮的前殿中,在這裡一起進行議事。

萬安等重臣其實都願意來這裡,畢竟這裡的地暖是天下第一,而且能夠面聖對於臣子終究是一種殊榮。

由於大明王朝的高層動盪不斷,現在能夠有幸參加議事的重臣並不算多。

除了兩位雷打不動的閣老外,便是分別代表六部的吏部尚書李裕、刑部尚書杜銘、工部尚書賈俊、戶部尚書李嗣、禮部左侍郎陳瓊和兵部左侍郎何琮。

至於都察院左都御史馬文升已經上疏請辭,而今都察院左都御史空缺,而呼聲最高的則是退休的王恕。

已經年邁的萬安被賜座,其他七人站著,此時都在看著分抄的軍政五策。

朱佑樘看著他們五人還在思索,便淡淡地道:“朕非好戰之君!只是卿等猶見,小王子派使稱大元大汗,其心昭然。待其一統蒙古諸部,必是捲土重來,侵我華夏中原。先帝昔日教導,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此軍政五策,是為強大明國防而設!”

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