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以軟語溫言,以細膩聰慧,降低了越民的防備,潛移默化地化解越民對漢人的仇恨,平了人心,為戚家軍穩住了大後方,讓越民不再暴亂。
她們使出了混身解數,遠比姜扶光想象的還要更多。
她們用言行向天下所有人證明:女子一腔忠勇,從未遜於兒郎!
戚凜風曾言:暴亂能順利平定,長公主當居首功,戚娘子一眾娘子軍功勞僅次,戚家軍居功最末。
姜扶光心中震動:“你們真了不起。”
戚思穆握著她的手:“傻孩子,最了不起的人是你啊,是你為天下女子做了典範!”
她小從就和父親學習槍法,父親說:刀法攻於力,三年便能所成;劍法巧於技,十年方磨一劍;槍法強於勢,易學難精,世間最精妙的槍法,從不是練會的,是從生死戰場上廝殺所得,故乃百般兵器之中最難精的,有些人學一輩子也只是一個把式。
父親又問她:你不上戰場,很難學到槍的精髓,還要學嗎?
她說:要學。
父親又說:你要想清楚,我這兒可沒有後悔藥可以吃,不練是一回事,練了就不能半途而廢。
她滿臉堅定:請父親教我!
後來她一練就是二十年,夏練三伏,冬練三九,風雨無阻,便是累得趴在演武場上,崩潰大哭;便是練到雙手起了水泡,磨破了皮肉,疼得握不住槍,直到長出厚繭;便是渾身骨頭都要散架,疼得幾乎下不來床,她也沒有放棄過!
她一手回馬槍盡得父親真傳,驚豔世人,令世人忘記了她是一介女流,卻記下了她是滿身傲骨的——戚氏女!
她這麼辛苦練槍,真只是為了練一手好槍法嗎?
不是!
是因她是戚氏女,長了一副堅骨,生了一副義膽,流了一身烈血,希望憑著一手好槍法,得到父親的認可,如父親兄長一樣,有朝一日能縱馬馳聘,血戰沙場。
可同時,她的內心也是膽怯的。
那時,戚家發動宮變,左右皇權,看似鮮花著錦,實則烈火烹油,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她擔心自己的離經叛道,會為戚家招惹禍事,成為旁人手中,攻擊戚家的利器,所以在陛下要聘她入宮時,她懦弱地躲到了陛下的羽翼之下。
後來她重新握住了長槍。
是因她的女兒,就是那個打破了世俗的藩籬,向世人證明了:女子一腔忠勇,從未遜於兒郎!
最精妙的槍法,是在最殘酷的戰場上練出來的。
她辛苦練槍十幾載,也只博了滿堂喝彩。
重握長槍不過半年,便一騎奮迅如霹靂,槍出如龍取功勳。
那些因她一聲令下,便義無反顧奔赴戰場的女娘們,除了力氣比較大,在此之前,更是不曾練過槍,可上了戰場後,該怎麼出槍禦敵、殺敵,彷彿成了本能。
……
晚上,戚凜風出宮之後,直奔長公主府,姜扶光安排了一桌家常菜,為他們接風洗塵。
除了戚在淵和戚言淮不在,以及某個死皮賴臉,跟著他一起來了長公主府蹭飯的天子,這頓飯吃得還是相當愉快。
飯後,戚凜風就藉口消食的名義,拉著姬如玄,去演武場上名為切磋,實為揍人。
姬如玄一臉崩潰,誰家消食是去演武場上的,也不擔心傷了腸胃。
當然了,戚凜風敢這麼做,也是因為姬如玄來了長公主後,就再三強調:我是來加入這個家,不是來破壞這個家的,我們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所以,一家人嘛,互相切磋切磋就很正常。
他們戚家的傳統就是用拳頭說話,上趕著送上門來捱揍,不揍白不揍,天皇老子來了,先揍了再說。
他從小挨父親的揍,長大了和父親混合雙揍家裡的三個臭小子,想要加入這個家,先看看骨頭夠不夠硬。
姬如玄被戚凜風拖到門口,一臉幽怨地轉頭看姜扶光。
為了這個家,他真是犧牲太多了。
姜扶光憋住笑,迄今為止,姬如玄已經相繼捱了外祖父和阿兄的揍,很快就要挨大舅舅的揍,將來大兄回來了,興許還有一頓揍正等著他,考慮到阿兄在知道姬如玄的身份後,或許還不止一頓揍。
第二日,宮裡封賞的聖旨就到了,封驃騎將軍戚凜風定國公,加定國大將軍,賜金印紫綬。
封戚思如貞平侯,加一品平康夫人。
戚思如受封那日,安京有一位武將在散朝之後,不滿戚思如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