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差異也在逐漸縮小。
趨避衝突
如果你曾經想約某人,但是又害怕被拒絕後的尷尬,那麼你就處於趨避衝突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你感到被吸引(你想接近那個人)同時又害怕它(如果他們當面嘲笑我怎麼辦?)這是一種讓人很難受的感覺,因為不管怎麼做,你都要拿一些重要的東西去冒險(如果被拒絕,你就損失了自尊;如果向恐懼投降,那失去的可能會是很美好的一段友誼)。
嘗試著去理解,對於疏離的朋友,任何社交活動都包含趨避衝突——想要建立聯絡(趨近),卻又害怕卸下防衛後會受到傷害(逃避)。瞭解了這些,你就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疏離的人的矛盾情緒。當你以這種方式重新看待他們的行為時,就沒有那麼多困惑和挫敗感了。
五十多年前,洛克菲勒大學的尼爾·米勒(NealMiller)和他的同事約翰·多拉德(JohnDollard)首次表述了趨避衝突的作用原理。他們
在1950年的發現到今天依然適用。會拋棄他。但是這種感覺持續不了多久,而這也正是為什麼追隨的遊戲必須一再上演的原因(弗洛伊德稱之為“強迫性重複”)。諷刺的是,大
多數人最終會厭倦追隨者的角色,所以事實上,疏離的人常常會被拋棄。疏離的人實現了自己的預言,而結果只是強化了他內心最深的恐懼。
●友誼權力遊戲。
無止境地追隨是疏離的人維持控制感的最常見的方法,但是也有其他的方法。每當你疏離的朋友讓你努力去發起活動,你要小心這可能就是友誼的權力遊戲。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