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小說:愛的最佳距離 作者:泰達魔王

疏離的人,而且決定要讓你們的關係融洽,你就需要平衡你的需要和對方的懼怕,找到你們兩個都滿意的親近方式。你可能不能得到你想要的每一樣東西,但是肯定比不做任何改變和妥協,要多得到很多。

控制倒退

不管多麼努力,你都可能發現時不時地,那些舊的消極模式又會出現。這其實是很正常的,並不意味著你做得不對。事實上,舊的行為模式偶爾出現,反映了人類心理的基本原則:改變舊的習慣需要耗費精神能量,當任何事情導致精力不濟的時候,都會使得有意識的行為變成無意識,那麼早已習慣的行為模式就會暫時重現。 。。

第四章 愛情中的健康依賴(4)

三種情況會損害我們的精力,使得我們很難去克服那些過去的壞習慣:

·壓力

壓力會削弱我們的身體和精神能量。受到壓力的時候,你呼叫身心兩方面的資源來應對困擾你的事情。你感到焦慮、緊張和擔憂,“花費”很大的能量來控制這些消極的感覺——這些能量本應該用來強化的行為模式。

·疲勞

疲勞跟壓力一樣,會佔用你的精神能量。在勞累的情況下,我們往往要付出一些額外的努力來完成一些簡單的,平時不假思索就能完成的任務(比方說衝咖啡)。處理這些任務分掉了本可以用在其他事情上的精力。所以,在經歷一個不眠之夜後出現暫時的倒退是很正常的。

·分心

你很難做到同時對兩件事情給予注意。這就是為什麼你邊打電話邊寫支票的時候,很容易出錯——也就是為什麼邊開車邊訓斥孩子很容易導致車禍。如果你同時做兩件事情,你就會兩件事都做不好(心理學家稱之為“注意分散效應”)。因為你將精神能量分散到兩件事情上去了,舊的行為模式就很可能重現。

重建愛情關係

如果是你——而不是你的愛人具有保持距離的愛情模式,你要注意:你們的關係有點危險。為了加深愛情,你需要重建你們的關係。你必須學會讓你自己在情感上更加敏感,並且讓伴侶來幫助和支援你。透過在愛情關係中練習健康的依賴,你可以放下自我保護而不太感到恐懼和被威脅:

●記住你在哪些情況下尋求過幫助。

找機會向你的伴侶尋求幫助或支援,在這樣做的時候,同時記住是哪些情況促使你提出要求。你將不太可能混淆求助和無能——也不會因此懲罰自己。回憶過去面臨類似情況,並完全依靠自己解決的時候,可以幫助你正確看待求助行為。你會認識到自己並沒有喪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是主動選擇了另一種處理問題的方式而已,而這種方式能夠強化你們的關係,幫助你獲得新的技能,這些技能能幫助你更好地應對各種情況。

●重新定義求助行為。

重新定義求助行為會使你在這樣做的時候感覺好一點:不要把尋求幫助看做無能的標誌,而把它看做是跟伴侶建立關係的一種策略——這種策略對你們倆都有好處。不要把接受別人的幫助看做是脆弱的標誌,而是把它看做堅強的表現。因為對你來說,求助是一個新的挑戰,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儘管其他人可能並不這樣覺得)。

●將重建關係看做一種成長。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會將成長與自力更生聯絡在一起(童年的遺蹟)。然而對於疏離的人來說,情況正好相反:成長意味著關係的重建,而不是隔離。你這樣想的話,就更容易將尋求幫助看做是成熟的標誌——開始改變原來的“只能靠自己”的關係劇本。同時,你也會看到求助行為實際上反映了你初露端倪的成長動機。

●換一種方式。

如果做不到向伴侶求助,你就換一種方式:不是尋求幫助,而是提供幫助。提供幫助是增加親密感的另一種方式,而且給了對方回報你的機會。從而你可以練習接受幫助和支援。這樣一來,整個過程就變得不那麼令人恐懼了,並且你也能更容易、直接和坦誠地提出要求。朱迪和班尼特:停止對抗性的依賴來找我們進行婚姻諮詢的時候,朱迪(Judy)和班尼特(Bennett)認為他們的核心問題是相互吃醋和不安全感。不管他們給了對方多少承諾(相信我們,是特別多),同樣的問題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朱迪和班尼特擔憂他們的婚姻就要被這些幾乎每天都會發生的老問題給徹底毀了。

第四章 愛情中的健康依賴(5)

通常,心理治療師會發現,夫婦所抱怨的問題僅僅只是表面的,它掩蓋了更深層次、更麻煩的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