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4 / 4)

小說:明月幾時有 作者:九十八度

舊對生活充滿希望、充滿熱愛。

他的這種身處逆境、豁達豪邁的心態,在一次野外遇雨的經歷中,表現得最為充分。

元豐六年(1083年)三月七日,蘇軾前去沙湖道中遇雨,身邊沒帶雨具。同行的人皆現狼狽,驚惶躲藏,唯獨他縱聲大笑,吟嘯林間,徐徐而行。沒多久,雨過天晴,他的心情更加舒暢,填了一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瀟灑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貶謫黃州的磨難困頓,磨練了他超人的意志,開闊了他的豪邁胸懷,使得他開始以坦然、豁達的心態對待挫折打擊,保持逆境生活中的熱情和朝氣,逐漸變得榮辱不驚,越來越曠達自適。

以後幾十年中,他遭遇了更大的打擊,被貶到比黃州更荒涼悽苦的惠州、海南。而他對待這些悽苦生活的心態,就如對待這黃州的天氣,任其風雨交加,都是笑傲著行走,“一蓑煙雨任平生”。

在海南,白髮蒼蒼的他面臨著“六無”困窘:“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屋,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但他並沒有絕望悲觀,還調侃說“尚有此身,付與造物,聽其流轉,流行坎止,無不可者”。對於當地無醫無藥的困境,他寫信給朋友,非常幽默地說:“每想到京城無數人喪命於庸醫之手,我就倍感慶幸。”

蘇軾對待世事相當豁達豪放,但在家庭生活中,尤其在對待妻子時,卻顯示出溫婉柔情的另一面。

第一任妻子王弗小他3歲,美貌賢慧,機敏貞靜,知書達禮,兩人相親相愛,可惜王弗早逝。王弗逝世十年後,蘇軾還難以忘懷,依舊夢見她,寫一首悽美哀怨的“悼詞”《江城子》,據說,這首《江城子》是宋詞史上第一首“悼亡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裡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