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曆十三年的年終(1 / 3)

小說:大明話事人 作者:隨輕風去

在老家辦完了流水席,林大官人準備前往木瀆港坐鎮。

高長江也想跟著林泰來去木瀆港,但被林泰來拒絕了,並打發他回南濠街。

高長江不滿的說:“市管所的事務都是雞毛蒜皮的,沒什麼意思,哪有稅關或者工程轟轟烈烈波瀾壯闊。”

林泰來卻囑咐道:“你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去城裡宣傳張四維餘毒,即使不能家喻戶曉,也要做到路人皆知。”

高長江頓感生無可戀,辛辛苦苦奮鬥半年,工作還是造謠。

當初散佈老盟主的謠言時,好歹還是有理有據,現在說這“張四維餘毒”,簡直是張口就來,不要任何證據了。

還有,誰家軍師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散佈謠言?簡直大材小用!

等林大官人把散佈謠言、承包工程、錢糧徵收等各項任務都分派出去後,便一頭扎進了稅關事務。

木瀆港分關開關後這三個月,稅銀徵收進度緩慢,如果完不成五千兩的年度任務,林大官人沒法向稅使王之都交代。

對於王之都的新城王家,林大官人是想著做長線的,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當然必須要幫王之都把政績刷上去。

目前階段性業績不理想,主要也是因為開關後,各項制度都在草創和摸索,但林大官人這個唯一能決策的人卻總是不在,所以導致稅關工作特別散漫,沒有一定之規。

事到如今,林大官人不得不親自狠抓稅關業務,力促稅關早日走上正軌。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也就是在整個十一月份,林大官人哪裡也沒去,老老實實在木瀆港坐班。

對於整年都在東奔西走、南征北戰的林大官人來說,這一個月算是過的非常安穩了。

除了繁忙公務之外,閒暇時間也都用來造人,社團內部戲稱的兩位“娘娘”也都競賽似的的拼盡全力迎合。

先前高長江的諫言沒錯,為了穩定社團人心,必須該有接班人了。

社團跟家族畢竟不一樣,江湖兒女不拘小節,不必太講究禮法,該生就生,只要社團內部認可就行。

穿越者也得入鄉隨俗,不可能驚世駭俗,而且林大官人的時間不多了,明年開春後必定又會安穩不下來。

在這一個多月裡,就連最重要的冬至節,林大官人也是在木瀆港度過的。

在農業社會時代,冬至節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在蘇州習俗裡,冬至節尤其重要,不亞於春節。

時間已經到了十二月份,萬曆十三年即將過去。

近期蘇州城官場上發生了很多事情,明面上與“遠在”二十里外木瀆港的林大官人無關。

但在懂行人心裡,樁樁件件都和林大官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最震動的一件事,就是經過趙巡撫彈劾,朱知府突然被撤職,進京接受勘察後另行任用。

用街頭巷尾流行的話說,就是張四維在蘇州城最大的爪牙被驅逐了。

如今城裡人人都知道,張四維餘毒最大的就是一府一縣一大王。

一府就是蘇州府知府,一縣就是吳縣知縣,一大王就是東山王家。

這個組合名稱十分簡單好記,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是高長江創造並散佈出去的。

不得不說,高長江在宣傳工作中不斷成長,進步趨勢還是很喜人的。

已經從完全依賴坐館進步到,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自我創作。

現在一府被去除了,也不知道一縣一大王的未來會怎樣。

另外一件大事,就是趙巡撫向朝廷奏請,豁免蘇州府近十年拖欠錢糧,朝廷准許了。

這是一件萬民稱頌的德政,把抗稅風波的怨氣消散了不少。

主意是林泰來出的,但林泰來卻不能站在前臺,他很明白這是屬於趙巡撫的榮光。

還有一件事,這日高長江從蘇州城來到木瀆港,並且帶來了長洲縣知縣袁宏道的書信。

蘇州城裡如果有人給林泰來寫信,一般都是送到南濠街施家巷更新書院,然後再由高長江轉送過來。

高長江稟報說:“聽說袁縣尊準備前往工地視察,估計這信是邀請你同去的。”

長洲縣在縣境最南端,也就是臨近吳江縣的地方,開始了古三江口疏浚工程。

第一期工段約為十里,採取了與過往不同的官督民辦的承包方式,由林氏工程二隊承包。

這才施工一個月,知縣袁宏道就迫不及待的打算前往視察,並且要刻文立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