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吏部那些事(2 / 3)

小說:大明話事人 作者:隨輕風去

字,萬曆皇帝就再次開啟奏疏,仔細看了下去。

雖然現在距離掀起反張居正風暴,已經過了六七年,高潮也過去了,但在皇帝心裡,這根刺仍然還是存在的。

如果沒有“張居正”當噱頭,萬曆皇帝才不會特別關注林泰來這本奏疏。

這姑且算是林泰來的寫作“小技巧”吧,當然林泰來也不會傻到在奏疏裡給張居正翻案。

其後萬曆皇帝親手寫了密札給內閣,主要內容就是“林泰來這廝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

早年間,大明皇帝還不那麼宅的時候,遇到這種時候,都是直接召集閣臣到文華殿,君臣當面聊。

但後來大明皇帝越來越“宅”,密札這種書面溝通的形式就越來越多。

閣臣接到了密札就以密疏回奏,具體內容不為外人知曉,一般都是說點不便公開的話。

在嘉靖朝,世宗皇帝把密札的使用推向了高峰,還經常發出謎語人性質的密札。

而當今萬曆皇帝最崇拜爺爺世宗皇帝,在密札問話方面也效仿起來。

不過歷史上的萬曆皇帝也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誠心的,大臣密疏內容動輒外洩,屢次釀成重大政治事故。

在原本歷史中,申時行、許國、王錫爵下臺,都跟密疏內容外洩有關.

卻說在內閣,閣臣們接到了皇帝的密札後,分別寫了密疏送入大內,連新人趙四也寫了一本。

密疏裡具體是什麼內容,外人無從知曉。

反正萬曆皇帝看完閣臣們尤其是趙四的密疏後,便對林泰來奏疏批了一個“下部院議”,看起來比較中規中矩、不偏不倚。

在各衙門,林泰來的奏疏引起了很大的關注,畢竟考核制度關係到每一個官員的切身利益,誰能不關心?

更別說這還是皇帝特意下發,讓各衙門發表議論。

大多數官員內心並不喜歡考成法,對奏疏持反對態度。

但與此同時,大多數人卻又很理智的按兵不動,因為這本奏疏的作者是林泰來。

此後兩天,官員居住的西城發生了兩件事。

一是有兩位御史嘗試性的上疏,反對恢復考成法並彈劾林泰來亂政。

更重要的是,這兩位御史竟然沒有遭到林氏風格的報復!

他們沒有被林府家丁堵住,自家門庭也沒有被打砸。

二是京城巡捕營宣佈進入“嚴打”時期,加強了在西城的巡邏,防範與官員相關的群毆、綁架、破門等惡性案件。

不但投入了數千兵力在西城各條街巷衚衕,而且是晝夜輪班。

這兩個訊號出來後,反對林泰來的奏疏指數級飆升!

從單日兩本,直接上漲到單日十幾本,第三天又上漲到幾十本!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據京城鍵政人士分析,大概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考成法雖然不是張居正首創,但和張居正是緊密關聯的,是張居正最有代表性的施政措施之一。

所以反對恢復考成法,絕對符合當前的政治正確,在政治上完全沒有風險。

既然如此,上疏反對就成了何樂而不為的事情。

很多人上班閒著也是閒著,寫本絕對安全的奏疏刷刷存在感也是好的,省得被人說尸位素餐。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林九元的人緣實在是太好了。

這種能保證不被打、不被砸的前提下,反對和彈劾林泰來的機會實在難得。

就算不能把林泰來實質性怎麼樣,安安全全的跟風罵兩句也能過把癮。

看到這種形勢,考功司主事趙南星的心情大好。

剛上任就招惹出這麼大的反對風潮,正說明不稱職啊!

他甚至開始幻想,林泰來有沒有可能丟掉考功司郎中這個官職?

這個時候,在家裝病多日的文選司郎中陳有年也回到了吏部上班。

不上班不行了,林泰來已經入職,如果陳有年還不回來,吏部不就成了林泰來聲音最大了嗎?

不過前些日子以吏部老大自居時,被毒打的慘痛經歷讓陳有年又恢復了冷靜和穩重。

聽到老戰友已經迴歸,趙南星來到陳有年公房,商量著說:

“我正考慮,要不要在考功司內部,跟風發起對林泰來的抨擊和彈劾。”

陳有年毫不猶豫的答道:“萬萬不可!現在反對林泰來的人這麼多,不差你一個,你完全沒必要以身涉險。”

現在林泰來是趙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