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好象雷陣雨過後,藍天白雲分外清新,他胸中不留纖毫芥蒂,真如古人所說的,如光風霽月。他具有隻有他才具有的一種人格美。”
“熊先生講學,不問物件(有學人,也有官僚政客、商人)是否值得講,聽講者是否真正願意聽,他總是苦口婆心,鍥而不捨地講授。講述的中心,無非要人們認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價值。他中年以後,建造自己的哲學體系後,‘舍佛歸儒’。除了在他著作中寫出來的,理論上發現的佛教哲學缺失外,還有一個埋藏在他內心深處的‘第一因’——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
八、梁漱溟
〔梁漱溟(1893~1988),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著名學者、國學大師,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家”之稱。〕
【性情】
梁漱溟一生不斷追求兩個問題:一是人生問題,即人活著為什麼;二是中國問題,即中國向何處去。
梁漱溟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6歲啟蒙讀書,但還不會穿褲子;上了四所小學,學的是ABCD;只有中學畢業文憑,卻被蔡元培請到全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教印度哲學;在城市出生成長,然而長期從事鄉村建設;一生致力於研究儒家學說和中國傳統文化,是著名的新儒家學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