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聞蘇姐當真來了戶部,戶部的一眾官員紛紛從窗前探頭向外望。
戶部尚書也從窗前向外望了一眼,只見頂著飄雪進來的女子,穿著一身淺粉色的綾羅,披著紅狐皮的披風,手中抱了一個手爐,整個人裹得十分厚重嚴實,在這樣的冬季裡,京城的女子為了美,都穿的十分輕薄苗條。很少見這種通身上下裹得如粽子一般的模樣。
不過她即便裹得厚,但讓人見了她一雙露在外面抱著手爐的手,也能窺探到她其實相當清瘦纖細。
從蘇府搬進京城,蘇姐回京在太后面前打鬧了那一場後,京城便開始流傳著關於她的傳言,先是種種不堪入耳的傳言,到如今她力戰北周,火燒楚含九萬大軍,保衛燕北,於西境奪北周數城等等傳言,名揚天下,被稱為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子。人人提起她,都會,不愧是燕北蘇家的人,不愧是蘇大將軍的女兒,不愧是王大學士的外孫女,不愧是容安王府葉世子喜歡的女子等等。
傳言如此多,但見過她的人,少之又少。
戶部尚書也只是見過她兩面,其中記憶深刻的一面是,那時候他從御書房出來,爰爰地看到她從後宮裡出來,手裡拿了一根柳條,一邊把玩著柳條,一邊踢著地面上的玉石磚,走路與京中的姐們規規矩矩的大家做派絲毫不同,像是一個玩心未收的丫頭,他當時想著,傳言也不是空穴來風的,蘇府姐真是被蘇大將軍和蘇夫人在鄉野裡養得不成樣子了,這樣的她,在京城裡一眾閨閣姐的圈子裡能融入進去嗎?
後來,她聽聞丞相府姐邀她入府,著實驚訝了一番。人人都知道,丞相府的孫姐是真正的大家閨秀,系出清流名門,得丞相和夫人悉心教導,十分知禮守禮,但凡被人提起,從未聽聞她有什麼不好的風評。
論風評來,京城三美中,國丈府的許姐與景陽侯府的沈姐不及她。
孫晴雪邀她過府,能被孫晴雪另眼相待,估摸著沒有傳言中的那般不堪,可見她也是能融入京中閨秀們的圈子裡的。
後來,太后的百花宴,葉世子在太后面前表明心意,拉著蘇夫人入宮求娶她,再之後,中秋夜宴,她領了皇命帶兵前往燕北,之後種種作為和戰績,讓她短短几個月間便名揚天下。天下間也一改對她以前的不好風評,紛紛起好來,連他們這一幫子老傢伙,也不得不敬佩,不是什麼人都能上戰場打仗的,天下諸多男兒,怕是也不及她的兵法謀略,武功本事。
但南齊對於女子的地位較之男子低下由來已久,女子不涉政,是南齊建朝以來的慣例。
可是如今她屢次破裂,上戰場也就罷了,早先有容安王妃的先例,無人有微詞,可是踏足戶部重地,這可是破了大例了。
可是見蘇風暖雖然穿得厚重,但一點兒也不顯臃腫,就那樣慢慢地踱步走近戶部,面上淺淺淡淡,坦坦然然,一邊欣賞著戶部院內栽種的幾株雪松,一邊把玩著手裡的手爐,在飄雪中,冷風中,她偏偏給人一種閒庭信步的感覺。
戶部破天荒地進來女子,大官員們都無心做事了。
有的人聲,“蘇姐長得可真美。”
有的人也聲,“蘇姐勝在姿態,有京中一眾女子沒有的那種閒適隨意。”
有的人又聲,“我們戶部還從來沒有來過女子,沒想到第一個進戶部大門的女子是蘇姐。”
有的人跟著聲,“皇上若是知道了,會不會惱怒蘇姐就這麼進來了?”
……
在眾人聲議論聲中,戶部尚書忽然靈臺清明地想著,蘇姐跟來戶部陪著葉世子,皇上到底知不知道?葉世子素來膽大妄為,恣意得很,憑心裡所想隨意行事,沒與皇上請旨也不奇怪。但京城是天子之地,六部更是重地,即便葉世子沒請旨,皇上這時能不知道蘇姐來了戶部嗎?
戶部尚書琢磨著,眼見蘇風暖愈走愈近,他覺得他身為戶部尚書,應該出去見見她,探探蘇姐口風才是,他不敢去問葉世子,可以從蘇姐這裡問問,畢竟她進戶部是一樁大事兒。
這樣一想,戶部尚書便出了房門,快步來到門口,這時,蘇風暖已經由守門人領著來到了門前。
戶部尚書對蘇風暖拱拱手,“蘇姐!”
蘇風暖停住腳步,看了戶部尚書一眼,抱著手爐笑著,“尚書大人。”
戶部尚書站得距離蘇風暖近了,這才看到蘇風暖容色清麗,飄雪中,更見傾城,暗想的確與葉世子那樣無雙的容貌般配。他回頭瞅了一眼,葉裳沒出來迎,他上前一步,聲試探地問,“蘇姐,本官有一句不當之言想問詢你一二,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