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句子中間的叫藏腰,如:一二五六七——丟三拉四。藏去的本詞在句子末尾的叫藏尾,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少十(食)。藏詞的材料往往是過去已有的“成句”,一般直接摘引自古代的典籍。如:一士人家貧,與友上壽,無從得酒,乃持水一瓶稱觴曰:“君子之交淡如。”友應聲曰:“醉翁之意不在。”對飲至席終。這是《古今譚概》裡的一則故事。貧困的讀書人拿一瓶水去祝友人的生日,他要告訴朋友:自己送的不是酒,而是“水”,於是引用了“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句古話,“藏”去了末尾的“水”;朋友明白了讀書人的苦衷,告訴他:沒關係,人好水甜。他引用了前人的文句“醉翁之意不在酒”,隱去了“酒”字,他們都用了藏詞的手法,他倆的話都摘取了典籍的原句,並藏去了關鍵詞。對方透過說出那部分詞語,就明白了隱去的詞語。藏詞是現成一句話的擷取,如果不懂得原句,那就不易理解藏去的詞語。所以,藏詞往往要有一定文化的人之間才能運用。
作者有話要說:這章今晚上就會修改,大家可以暫時用買,我放了些小故事上來,實在抱歉
第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