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
在選舉前夕,親西方派和親塞爾維亞派(或稱民族主義派)的爭論始終圍繞科索沃獨立和加入歐盟這兩個問題展開。親西方派稱,他們也反對科索沃獨立,但主張擱置該問題,先解決塞爾維亞的“歐洲前景”(即“入盟”)問題;民族主義政黨強調,當務之急是拒絕與策劃並率先承認科索沃獨立的歐盟合作,加強同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聯絡。
在這兩大派力量交鋒的情況下,西方大國站在親西方派一邊,號召塞爾維亞人民拋棄“民族主義的過去”,支援塔迪奇的“歐洲取向”,在科索沃問題和海牙國際法庭問題上同歐盟“全面合作”。為了給塞爾維亞親西方派撐腰和爭取選票,歐盟在塞爾維亞大選前夕向這一派贈送了三個“大禮包”:一是4月29日歐盟匆忙同塞爾維亞簽訂了《穩定與聯絡協議》,為塞爾維亞早日成為歐盟成員國開了綠燈;二是歐盟向塞爾維亞許諾將盡快取消“簽證壁壘”,給塞爾維亞公民前往歐盟各國實行免簽證;三是歐盟同塞爾維亞簽訂了臨時經貿合作協定,並答應幫助塞爾維亞加入世貿組織。
塞爾維亞共和國(4)
顯然,這些橄欖枝是誘惑劑,吸引了一部分選民尤其是青年人的選票,從而影響了選情,起到了轉移大選視線的作用。在金錢的誘惑下,選民們更願意投親西方的*黨的票。這正是塔迪奇競選聯盟勝選的一個重要原因。
5月11日,塞爾維亞舉行議會和地方立法機構選舉。5月21日,塞爾維亞選舉委員會公佈了選舉結果:“支援歐洲的塞爾維亞—塔迪奇”競選聯盟獲得38�75%的選票,佔議會250個議席中的102席;塞爾維亞激進黨獲得約30%的選票,佔78席;“*黨—新塞爾維亞”競選聯盟在議會佔30席;“塞爾維亞社會黨—塞爾維亞聯合退休者黨—統一塞爾維亞”競選聯盟在議會佔20個席,等等。另外,塞爾維亞少數民族政黨也在議會獲得一定的席位。
塔迪奇總統稱,選舉結果表明,“選擇加入歐盟的思想”獲得了“偉大的勝利”,是一次“全民入盟公投”。歐盟委員會主席發表宣告說,這是“親歐洲力量”的“明顯勝利”,希望塞爾維亞儘快成立“*的、親北約和親歐盟的政府”,否則,塞爾維亞將倒退到米洛舍維奇時代。
科什圖尼察的塞爾維亞*黨和尼科利奇領導的塞爾維亞激進黨則對上述言論進行了反駁,認為在沒有確認科索沃是塞爾維亞一個自治省的地位之前,不能向西方妥協。於是,各黨為了獲得議會126席多陣列閣權展開了合縱連橫的激烈較量,雙方都把目光投向了以塞爾維亞社會黨為首的競選聯盟。
如果塔迪奇的*黨能爭取到社會黨競選聯盟的20票,再加上幾個小黨的支援,就可以獲得組織新政府的權利。同樣,如果塞爾維亞激進黨和塞爾維亞*黨聯合,並贏得社會黨競選聯盟的加入,則三黨的票數將超過議會席位的半數,組建新政府不成問題。可見,社會黨競選聯盟的倒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常理來說,社會黨於2000年底被*黨擊敗後便一蹶不振,它不會輕易站到*黨一邊。但在這個關鍵時刻,塞爾維亞社會黨為了表示同米洛舍維奇時代“一刀兩斷”,居然站到了同親美國和親歐盟的*派一邊。
這樣,7月7日塞爾維亞組成了以米爾科?茨韋特科維奇為總理的新政府。茨韋特科維奇生於1950年,畢業於貝爾格萊德大學經濟系,是一位經濟學家,曾任上屆政府財政部長。他是傾向*黨的無黨派人士。
茨韋特科維奇總理指出,新政府面臨的主要任務是:(1)全力以赴加入歐盟,爭取2008年底或2009年初獲得入盟候選國地位。塞爾維亞議會將盡快批准與歐盟的《穩定與聯絡協議》,在本屆政府任期結束時力爭加入歐盟。(2)發展經濟,加速經濟改革,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發展同東西方的貿易,並承諾塞爾維亞GDP的年增長率將達到7%。(3)主張社會公正,建立減少貧困的機制,關注經濟轉軌帶來的後果,實行社會公平和改善醫療和教育等社會保障體系。(4)繼續反對*和打擊有組織的犯罪活動。(5)繼續同海牙國際法庭合作,反對科索沃獨立,動用“一切外交、政治和法律手段”,捍衛塞爾維亞的主權和領土完整。(6)在對外政策方面,同巴爾幹地區各鄰國建立睦鄰友好關係,重視和加強同歐盟、俄羅斯和美國的政治經濟關係;發展同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雙邊關係。
塞爾維亞共和國(5)
科索沃戰爭和科索沃謀求“獨立”
〖1〗阿族提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