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3 / 4)

小說:南斯拉夫興亡 作者:翱翔1981

爆發時,*教號召信徒們向東正教和天主教徒發動“聖戰”,還指責“基督教歐洲”對他們的生存漠不關心。

波黑穆斯林得到穆斯林世界提供的資金和武器,組建了自己的精銳部隊,抗擊“種族滅絕”行動。國外的*宗教極端主義分子為幫助波黑的穆斯林兄弟,還組織成千上萬的“志願兵”參加*其他宗教徒。對穆斯林來說,他們認為這就是一場種族之間的戰爭,是一場宗教戰爭。

我們說,波黑內戰不休,宗教不是首要的或直接的原因,但它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持續幾年的戰亂中,無論是聯合國派往波黑的特使還是新聞記者的報道,都認為宗教在加劇衝突中“起了破壞作用,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宗教分歧被內部和外部勢力所利用”波爾?莫伊澤斯:“波黑的宗教與戰爭”,載伊娜?梅爾賈諾娃編譯《巴爾幹地區的宗教與政治》,錫里斯特拉:“德莫斯”基金會,2004,第39頁。。在戰火中,波黑三大宗教拒絕進行合作,而是支援和鼓勵各自信徒發生衝突。對這三種宗教在整個波黑危機中的作用和影響,確實值得認真思考。

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共和國(4)

國際社會調解的多種方案未果

波黑內戰爆發後,為了防止戰火波及被稱為“火藥桶”的巴爾幹半島其他地區,進而威脅歐洲的安全,以聯合國為代表的國際社會進行了大量的調解工作,提出了一個又一個解決波黑境內三族衝突的和平方案,但都沒有收到明顯的效果。

(1)歐洲共同體/歐盟的方案。1992年3月,歐共體調停人、葡萄牙外交官庫蒂萊羅提出解決波黑衝突的第一個和平方案。該方案的實質是將波黑按民族分成三大區域,依瑞士模式組成新的邦聯式國家。塞族和克族表示同意,但穆族感到“三國分治”模式對本族不利,主張維護波黑領土的完整性。三駕馬車南轅北轍使歐共體調停人提出的方案擱淺。

1992年10月,前南斯拉夫聯邦問題國際會議兩主席萬斯(代表聯合國)和歐文(代表歐共體)提出瞭解決波黑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即著名的“萬斯—歐文計劃”。該計劃打算讓波黑成為一個統一的分權制國家,各省實行高度自治。全國版圖劃分為10個省,其中3個省劃歸穆族,佔波黑總面積的27%;3個省劃歸塞族管轄區,佔波黑總面積的43%;2個省為克族控制省,佔波黑總面積的15%。此外,第10個省為穆、克兩族共管區;第7省首都薩拉熱窩為非軍事區,由三方共管。經過幾個月的討價還價,穆、克兩族接受這項計劃,但塞族認為已控制全國70%的領土,讓出的地盤太多,以全民公決的形式拒絕了該項議和計劃。於是,這一計劃也功虧一簣。

1993年8月,歐文和斯托爾藤貝格(當年4月取代萬斯)就波黑問題再次制定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即“三分模式”方案。該方案的主要內容是波黑按民族劃分為3個“共和國”,各自具有獨立的立法權和司法權,但不具有國際法地位。3個實體組成共和國聯盟,波黑版圖也按民族一分為三,塞族佔國土面積的52%,穆族佔31%,克族佔17%。實際上,這一新方案是根據塞爾維亞總統米洛舍維奇和克羅埃西亞總統圖季曼聯合提出的“三分方案”制定的。所以,經過兩個月的反覆談判,塞族和克族接受了《歐文—斯托爾藤貝格計劃》,但是穆族因要求40%以上的領土未得到滿足而拒絕了該計劃。國際調停再次受挫。

為了打破波黑境內三方和談的僵局,歐盟於1993年11月底又提出分階段解決波黑境內三族衝突的辦法:第一階段,透過逐步解除對南斯拉夫聯盟的制裁,換取波黑塞族對穆族做出領土讓步,以達成版圖劃分協議;第二階段,召開前南斯拉夫聯邦問題國際和平會議,採取國際監督措施和制定前南斯拉夫聯邦地區安全機制,以保證協議實施。在歐盟的壓力下,波黑衝突三方在日內瓦恢復談判。塞、克兩方向穆族做出讓步,同意穆族可擁有波黑1/3的領土,並獲得亞得里亞海出海口。但穆族要求再增加1%的領土,遭到塞、克兩族的拒絕。

(2)五國和平計劃。早在1993年5月,在俄羅斯的推動下,美、俄、英、法、西班牙5國推出了以建立穆斯林安全區為主要內容的“聯合行動計劃”。該計劃意在“撲滅波斯尼亞戰火”,而未觸及波黑制憲原則和版圖劃分等實質問題,它只能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沒有引起國際社會重視。

1994年4月,美、俄、歐盟和聯合國四方代表在倫敦協調在波黑問題上的立場。這種做法是波黑危機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