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斯拉夫聯邦各共和國和自治省特定的民族關係中,一方面,那些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和族群,像羅馬尼亞人、保加利亞人、斯洛伐克人、捷克人等慢慢地會自然減少,甚至消失;另一方面,人數比較多的少數民族,如阿爾巴尼亞人和穆斯林卻會不斷增加,其人數會超過南斯拉夫聯邦的大多數主體民族,在一些自治省和共和國甚至處於優勢。
在南斯拉夫聯邦,還有一個特殊的人群,稱為“南斯拉夫人”。他們是指戰後一些青年人在填寫人口普查登記表時所使用的名稱。他們之中,有的是父母分別屬於兩個民族的後代,還有的是南斯拉夫人民軍軍官和外交官,以及少數民族屬性未定的穆斯林等。
1953年南斯拉夫聯邦進行二戰後第一次人口普查時,在“民族屬性”一欄裡沒有“穆斯林”,當時的穆斯林屬於“民族屬性未定”的居民。南斯拉夫聯邦憲法規定,公民對“族籍”(或民族屬性)有權自由表態或不表態。所以,在當時南斯拉夫聯邦的黨政檔案、個人證件和護照以及新聞媒介中,出現了“南斯拉夫人”,有時也用“南斯拉夫族”。提出“南斯拉夫人”這一主張,其初衷不僅是為了讓波黑等地“民族屬性不詳”的穆斯林居民確定其民族屬性,也是為了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即“社會主義南斯拉夫民族”。這種人為的做法沒有得到穆斯林的支援,他們既沒有選擇“塞爾維亞人”,也沒有選擇“克羅埃西亞人”,大多數穆斯林也不願意成為抽象的“南斯拉夫人”。
“南斯拉夫人”並不多。1961年第一次有近32萬人在民族成分欄內填寫了“南斯拉夫人”,佔全國人口的1�7%。在1961~1991年期間,“南斯拉夫人”的比例發生瞭如下變化:1971年佔聯邦總人口2052萬中的1�3%,1981年佔2243萬總人口中的5�4%,1991年佔2353萬總人口中的3�0%。《南斯拉夫概覽》1992年第1期,第12頁。這就是說,在1971~1981年的10年間,這部分人口從佔總人口的1�3%增加到佔5�4%,即從27萬多人增至122萬人。據1981年的一項調查,有15%的南斯拉夫青年人承認自己有南斯拉夫人屬性。一般說來,在民族混居地區,“南斯拉夫人”的人數多一些。這類居民的人數不大固定,他們常因社會政治的變化而變化。
民族矛盾與衝突
〖1〗“克羅埃西亞之春”運動克羅埃西亞在歷史上長期處於匈牙利和後來的奧匈帝國的統治之下,早就接受了羅馬天主教,使用拉丁字母書寫的文字。克羅埃西亞的亞得里亞海沿岸曾受到古羅馬、中世紀的威尼斯和近代義大利文化的影響,屬於巴爾幹半島的“西部文化區”。
克羅埃西亞民族主義者認為,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統一南部斯拉夫人的“伊利里亞”運動和大克羅埃西亞,其疆域除克羅埃西亞本土外,還包括斯洛維尼亞、波黑等地。他們甚至提出,從多瑙河到亞得里亞海,從馬其頓到德國這個區域裡,“只有一個種族,只有一個祖國,只有一種生活,這就是克羅埃西亞”。一句話,大克羅埃西亞思想主張,凡是受到奧匈帝國統治的南部斯拉夫國家都應置於它的保護之下。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的民族主義思想和運動由來已久,它反映在克羅埃西亞社會各階層和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共盟領導層。這一運動被西方稱為“克羅埃西亞之春”,主要是由克羅埃西亞知識界發起和領導的。 。。
南斯拉夫聯邦的民族問題與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12)
二戰以後,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反覆強調,它歷史上是一個獨立國家,擁有自己的軍隊、語言和文化。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共盟不願承認有一個統一的全南斯拉夫的共產黨,而主張南共聯盟也應該“聯邦化”,不要干預各共和國和各共和國共盟的內部事務。
20世紀60年代,克羅埃西亞共和國率先發難。1967年3月17日,克羅埃西亞130名作家和知識分子聯名簽署了《關於克羅埃西亞文字語言的名稱和地位的宣言》全文見1967年3月17日《電訊報》(“Telegram”),薩格勒布。,聲稱克羅埃西亞語同塞爾維亞語一樣是一種獨立的語言,應該保證在克羅埃西亞社會各方面完全使用這種書面語言。該《宣言》認為,聯邦憲法關於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的規定是不正確的,是對克羅埃西亞語的歧視。
這個《宣言》一出來就遭到塞爾維亞共和國知識界的猛烈抨擊,塞、克雙方就語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這種論戰不僅表現在文化界和理論界及文化團體與宗教團體之間的分歧,而且有關共和國共盟的盟員和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