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存在一定的失業現象對加強企業的勞動紀律和把勞動者工資保持在相應水平上是有作用的。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又由於工業中實行擇優招工和企業有權解僱工人,一部分工人的就業必然會遇到困難。
對於這個社會問題,南斯拉夫聯邦政府提出的解決辦法是:既要利用工農業部門提供就業的機會,又要發展諸如旅遊業、旅館業、手工業和服務業等行業,允許“第二職業”的存在,還應當從實際出發鼓勵工人到國外謀求職業。這樣,在聯邦德國、奧地利、法國、比利時、瑞士、瑞典等國做工的南斯拉夫工人數量迅速增長。1964年僅10萬人,1967年為32萬人,1972年竟高達80萬人。這些人在國外謀生於個人於國家都有利。這是當時其他東歐國家不可想象的事。
南斯拉夫不少學者認為,失業是造成工人*的原因之一。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沒有經濟和政治權利,反對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發生*是必然的。那麼,在南斯拉夫這樣一個工人階級當家做主並最早實行工人自治的社會主義國家裡,為什麼會發生工人*,他們起來反對誰呢?列寧曾在《工會在新經濟政策條件下的作用和任務》一文中分析*的原因時寫道:“在無產階級執政的國家中採取*鬥爭,其原因只能是無產階級國家中還存在著官僚主義弊病,它的機關中還存在著各種資本主義殘餘,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於勞動群眾在政治上不開展和文化落後。”《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585頁。
在研究和分析南斯拉夫的*現象時,自然要考慮列寧講的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原因,同時更需要研究南斯拉夫社會主義社會所特有的原因。根據南斯拉夫研究*問題的專家奈?約萬諾夫教授的逐年跟蹤調查,他認為:*的主要原因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於官僚主義勢力、技術統治勢力和社會權力在這些人手中的高度集中造成的。在南斯拉夫企業裡,行政管理人員的收入大都是固定的,而工人的收入主要取決於他們的勞動成果和企業經營的好壞。工人物質生活狀況的惡化,使他們產生了*的念頭。
應該說,引起*的直接原因則是多種多樣的。有些是官僚主義者獨斷專行,濫用職權,引起工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