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祭中原——與趙國棟先生探討(3)

陳維崧寫悲憫民生詞,是後期的作品,自公元1669年始,他遊走於洛陽、汴梁、等河南各地。有《師師令》等為證!

在商丘拜訪侯方域與李香君墓地時候,還有豔遇,在商丘收妾,生一子,直到公元1676年,陳維崧才到河南商丘接妾與子回到江蘇宜興。

清朝大戲劇家孔尚任的《桃花扇》有云:【前腔】報長江鎖開,報長江鎖開,石頭將壞!

《石頭記》之“石頭”,其實是指石頭城“南京”,石頭上記錄的“文字”,可以理解為“石頭銘”,就是說南京南明荒唐事。所謂“金陵十二釵”,南京十二釵也!原型是秦淮八豔也!

《桃花扇》表面寫侯方域、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其實如作者在《桃花扇小引》所說:“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桃花扇》一劇,皆南朝新事,父老猶有存者。場上歌舞,局外指點,知三百年之基業,隳於何人?敗於何事?消於何年?歇於何地?不獨令觀者感慨涕零,亦可懲創人心,為末世之一救矣。”

侯方域留下《壯悔堂文集》十卷,抑鬱而死,吳梅村有悼念詩:死生總負侯贏諾,欲滴椒漿淚滿樽!

這也正是《紅樓夢》開端給自己當頭一棒:“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當此,則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絝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

公元1653年,參加過滿清科舉的侯方域給即將進京的文壇領袖吳梅村幾封書信,坦言自己的科舉之悔悟。縱有前車之鑑,吳梅村到底還是進京了,這就是《紅樓夢》裡諷刺的“傅秋芳的哥哥傅試是個暴發戶,因傅秋芳有幾分姿色,23歲不嫁”,秋芳是科舉秋考時間,傅試也是“赴仕”的意思,進京可不是田舍郎爆發嗎?傅試的暴發與傅秋芳的不嫁,可見國變後的明朝遺民漢文人的矛盾心態!

《紅樓夢》所引用戲劇作品,絕大多數是康熙朝以前的崑曲,難道乾隆朝就沒有好戲劇嗎?顯然不是,只是吳梅村沒有生在那個時代而已,所以曲沫先生雖然最早以及最系統地對兩部偉大作品進行了比較,但是還是很迷茫:“曹雪芹寫作《紅樓夢》時,究竟看沒看到過《桃花扇》的劇作和演出,現無資料可查證。但從《桃花扇》在京師演出時持續四五年的盛況,‘歲無虛日’,‘坐不容膝’,而且‘王公薦紳,莫不借抄,時有紙貴之譽’(《桃花扇本末》),以及後來廣為流傳的情況,在曹雪芹的青少年時期,對劇作應該是知道的。”

關鍵在於時間的問題,不是《桃花扇》影響了《紅樓夢》,而是《紅樓夢》催生了《桃花扇》,這樣解釋,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

再說一下《紅樓夢》傳書人宋犖,明末清初人,商丘人。王士禎的《寄犖詩》為證:“誰識當時兩年少,王揚州與宋黃州。”王士禎在揚州做過官,宋犖在黃州做過官,可見同年生的二人惺惺相惜。

宋犖的最大榮幸是受康熙之命重新彙編《御批通鑑綱目全書》,公元1710年完成。甚至,康熙皇帝詩集要刊行,也要他來操作。曹寅雖得康熙信任,但也無識才做這項業務,曹寅與宋犖比文化,也不過就是一文化口紅,新編個《全唐詩》而已。

宋犖的最高藝術就是康熙三十五(公元1696年)在吳梅村葬地附近的鄧尉山山崖壁題下千古絕名“香雪海”,後來乾隆皇帝也三顧探梅並碑刻御詩,乾隆皇帝自然不會像宋犖去拜祭梅村墓,但也親制御詩《題〈吳梅村集〉》:“梅村一卷足*,往復披尋未肯休。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思杜陵秋。”

從“香雪海”到“香雪句”,漢人對滿人的石頭記外“紅梅花”傳承,可謂“潤物細無聲”。

康熙曾言:清廉巡府天下第一者,宋犖也!

宋犖自撰《漫堂年譜》,看似宦海遊歷,卻也是《紅樓夢》傳承。

宋犖其父與侯方域是復社中人,得清朝“宰相”范文程的青睞,後來復社領袖吳梅村進京是必然被延攬!宋犖受教於侯方域,自然聞知“師爺”吳梅村,後來的確在蘇州幸會。“餘二十二歲,五月,為江南之遊,”結識了陳其年杜濬方以智等吳梅村的朋友。

“捐俸修無錫東林書院”,是宋犖對復社的傳承,也是對吳梅村的傳承,而“修復唐六如解元墓”,正是復社領袖張浦與吳梅村數次召開虎丘大會之地。觀其整理的《唐伯虎文集》,有許多關鍵詞與《石頭記》語言偶合。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