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萬戶。這是一個大的轉機,它使“天獅”在開發高科技保健產品方面有了新的動力。
一、技術投資
李金元領導天獅集團以尖端生物工程技術為依託,汲取中華五千年傳統醫學精華,開發高科技保健產品,以此作為“天獅”挑戰生物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他們在開發區橫跨東西馬路上空高高懸起大幅標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以此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李金元在天獅科研力量不斷加強、加大的基礎上,又設定了天獅研製開發平臺。此舉使大批天獅科研人員有了更大的技術開發平臺。這種相互的良性推動作用,成為“天獅”發展的“法寶”。
在建設技術隊伍的同時,李金元更是不惜代價地進行裝置技術的更新。自天獅集團於1995年成立以來,“天獅”先後引進的裝置就達800多萬美金之巨!對於裝置,李金元的口頭禪是:“我們要買就買最好的!”
為了最大限度地吸納世界先進的技術養分,“天獅”建起了產品質量跟蹤計算機網路系統。工藝流程均按國際標準操作,每一道工藝,每一個環節,都具有嚴格的檢驗程式;同時,“天獅”還建起了檢測中心和微波樣品處理系統,配備了先進的日本日立Z5000原子吸收裝置、美國Watevs高效液相色譜、美國λ40紫外分光光度計以及原子熒光譜儀等,這些高超的“火眼金睛”,連同成套的先進生產裝置,使“天獅”的保健品生產水平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
自從喝下“骨參”那杯苦酒之後,李金元和天獅人一直在不斷地反思,吸取教訓。縱然如此,他們仍會在專案投資上出現失敗,“天獅”與上海幾家科研機構合作開發的一種新產品,就是其中的一例。
“天獅”與上海科研機構所合作研製的這種產品屬於基因工程的尖端專案,且是國家“863”專案之一。在員工大會上,李金元不知多少次憧憬著這個專案的成功,展望著這個專案給“天獅”帶來的前景。
李金元慷慨投資,渴望“天獅”能有這樣的好產品,但最終還是因為試驗室成果遲遲不能轉化為規模化生產而失敗,但此時的“天獅”已具備了承擔風險的能力。李金元甚至可以直抒胸臆:“成功了為中國社會做貢獻,失敗了為中國科研做貢獻。”
二、品牌經營
在中科院的一次演講中,李金元發表了對中國科技成果的4種狀態的看法。
(1)永遠鎖在保險櫃裡。
(2)賣到企業但不能轉化為批次生產。
(3)規模生產但產品賣不出去,比如成本過高、造價昂貴等。
(4)企業生產出產品並得到市場認可,產生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這幾種狀態中,只有最後一種才能使科技成果真正轉化成為生產力,這是需要中國的科研單位認真思索和解決的問題。
正是對中國科研成果與生產力體系的雙重思考,李金元在結合了“天獅”的實際後做出了選擇:一方面慎重轉化科研成果;一方面購買現成產品,加速實現“天獅”的品牌經營。
自1996年開始,李金元責成當時的集團副總裁具體負責這項工作。為使“天獅”加速實現品牌經營,負責人尋求各種渠道來擴大“天獅”的產品來源。或者透過在國內市場篩選採購優質的半成品,然後研製配方做出成品;或者買來產品配方後按照配方生產出成品,進入天獅產品系列;或者採購優質綠色保健食品的成品,打“天獅”品牌進入市場。這樣就好像全國各地都有“天獅”的車間,“天獅”的品牌也為中國的商品生產者提供了方便。
幾年來,“天獅”加快步伐,向市場投放著一批批的新產品。同時,品牌經營迅速在“天獅”生根、開花、結果。
目前,天獅牌保健品在市場上共推出197個產品。產品功能之全、品種之多,生產規模之大、覆蓋市場面之廣,都是非常罕見的,在全球展示出一種雄健的形象。
從產品品質上說,天獅牌保健品絕大多數屬於生物技術產品,符合綠色、人文、環保的產品開發理念。天獅保健品質量還在同行業率先透過了中國進出口商品質量認證中心進行的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有些產品透過了FDA的認證,這些產品有:天獅牌蟲草膠囊、天獅牌三參片膠囊、天獅牌內部清腸膠囊、天獅牌加鈣補腎膠囊、天獅牌益康膠囊等產品。FAD是美國食品檢驗的最高權威機構之一。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的食品生產技術要與世界接軌,都必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