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2 / 4)

小說:金玉仙緣 作者:打死也不說

就神明,蟬蛻度世來到人間弘法傳經即可,大可不必在菩提樹下靜坐苦修多年,所以,以道教理論家和信徒們的角度來看,釋迦牟尼佛仍然是在人間經過苦修才成就的神明,其履歷和歷史淵源仍然很晚。為了自圓其說,佛教理論家和信徒們又抬出了一種說法,說釋迦牟尼佛苦修是向在人世間沉淪慾海,執迷不悟的受苦大眾展示一種無慾、無我的博大胸懷,並昭示修行之艱難,是種示範。這種說法對佛教信徒們自然是毫無疑義,但是要做為反擊道教理論家和信徒們攻訐的理論武器,就有些蒼白無力了。畢竟有一套龐大而有繁雜的“三世”說已經擺了很久了。於是,佛教初期就被西域信徒們做為圖騰來尊崇的“菩提聖樹”,又被中土的佛教理論家和信徒們在原有的理論基礎經過粉飾,成為抗衡道教理論家和信徒們攻訐的中流砥柱。居“四大聖樹”之首的“菩提聖樹”,在佛、道兩教的鬥爭中,被佛教理論家和信徒們譽為天地間所有生靈萬物的“靈慧之源”,天地間所有的生靈萬物都起自於“菩提(聖樹)”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萬靈之宗”,“萬靈之宗源”。並把道教“不生不滅”的概念也借鑑過來,賦予給“菩提聖樹”,以示“菩提聖樹”的“神聖之相”也是自天地開闢就與之俱來的,歷史淵源久遠。而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的靜坐苦修除了展示一種無慾、無我的博大胸懷,昭示修行艱難之外,還給大眾引領一種“悟徹菩提”(覺悟、智慧、真理),就能“證得佛果”(功果),來世成神的修行之道。讓大眾知道“覺悟、智慧、真理”源於“菩提(聖樹)”。

佛教理論家和信徒們在佛、道兩教的長期鬥爭和發展中,祭出的“菩提聖樹”,以及“菩提聖樹”的相關理論和說法,為佛教抗衡道教理論家和信徒們在歷史淵源方面的攻訐和貶損,有效的向前大幅度延伸其歷史淵源,提供了足以自保的理論武器,儘管在與道教比拼歷史淵源時還尚遜一籌,但已經改變了其在歷史淵源問題上的頹勢,站穩了腳跟。而這也是在佛教中“菩提聖樹”被尊崇的地位高於“佛陀”品階神明之上,地位至尊的一個重要因素。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西遊記》中的須菩提祖師為何方神聖(二十)

十、菩提聖樹的神明內涵

人類的原始宗教都源於自然崇拜,這是由於早期的人類在遠古時期限於認識能力,對於天、地、日、月、星辰和風、雨、雪、雷、電;山川、河流、樹木等自然現象或自然景觀無法做出科學的解釋,於是就認為冥冥之中有神靈主宰一切,從而對於自然就產生了的崇拜心理,並因此而創造出許多神明。在佛、道兩教的長期鬥爭中,由於佛教理論家和信徒們祭出了“菩提聖樹”,以及“菩提聖樹”的相關理論和說法,迎合了人們潛在的崇拜自然的心理,所以使佛教的歷史淵源得以有效地向前大幅度延伸。而與“菩提聖樹”相關理論和說法,也極大的拓展了“菩提聖樹”的神明內涵。而“菩提聖樹”的概念,已遠遠的超越了“菩提樹”做為一種植物的範疇,擁有神聖的神明內涵。由於“菩提樹”是“覺悟、智慧、真理”在宇宙間向人們宣示的一種“神聖之相”,只有“悟徹菩提”,才能“證得佛果”(功果)。而“悟徹菩提”、“證得佛果”,也是“菩提聖樹”的一個重要的神通,因為一個人如果“悟徹菩提”、“證得佛果”的話,那麼這個人死後其靈魂就會“涅槃重生”而進入“天界”(也就是“西天極樂世界”)成為“佛陀”,也就是成為佛教中頂級的大神明。所以“菩提聖樹”的這個神通和法力,在“真”信徒群體當中是非常神聖和厲害的。因而佛教(漢傳大乘佛教)的信徒們在提及“覺悟、智慧、真理、功果”這類概念時,為了顯示尊崇,就以“菩提”相稱,省略了“樹”字;而在提及“覺悟、智慧、真理、功果”在宇宙間的“神聖之相”“菩提樹”時,則在“菩提”和“樹”之間加一“聖”字,為“菩提聖樹”。以示莊重和敬仰。

“菩提聖樹”的神明內涵除了與“覺悟、智慧、真理、功果”相關的理論和說法,除了能讓人成為佛教中頂級的大神明“佛陀”神通和法力以外,其神明概念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不生不滅;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佛教(漢傳大乘佛教)認為,做為所有生靈萬物的“靈慧之源”,天地間的“萬靈之宗”、“萬靈之宗源”的“菩提(聖樹)”,是“不生不滅”的。為了讓佛教的歷史淵源得以有效地向前大幅度延伸,這個“不生不滅”使用的是道教“不生不滅”的說法,認為“菩提聖樹”也是在天地開闢之時就已經存在萬靈之宗”,是與天地同壽的,而世間的“菩提樹”則是其在向人們宣示覺悟、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