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3 / 4)

小說:金玉仙緣 作者:打死也不說

看守。我們的兩艘船也被趕進了老鸛塘。”另一個家人也搶著說道。

“官府要配合道門的神仙擒妖,這是件好事。柴桑城現在有很多神仙,你們根本沒必要害怕。”呂公的語氣中帶著一份誨教。

“小人明白。”兩個家人心領神會地應道。

呂公若有所思地從椅子上站起身來。走到一個屋中的一個大櫃旁邊,開啟櫃門,從裡邊取出一個黑罐。上面貼著一塊紅紙,上寫著一個黑字“酒”。足足有五、六斤的份量。呂公把這罐酒放在椅子旁邊的桌子上,又從袖籠中取出一錠銀子,遞給兩個家人說道:“你們這些時日也辛苦了。剛才又受到老夫一陣呵斥,老夫心中甚感過意不去。你們就在街上買些好下酒菜,把這罐我珍藏了多年的老酒帶上。到老鸛塘上船和他們幾個船伕,痛痛快快的樂上一番!算是老夫犒賞你們的!”

“謝謝呂管家!只是……”這兩個家人誠惶誠恐地謝道,似乎還有一些疑慮。

“那裡既然有官府邀神仙看守,妖怪自然也不敢去。船的事兒你們也放心,你告訴他們,就說我說了,有什麼差池,都與他們無干!”呂公看穿了兩個家人的心思。所以滿口承諾道。

“是!”聽了呂公的話,二人滿心歡喜,一個家人接過呂公遞過來的銀子,另一個家人抱起桌上的酒罐,兩個人對著呂公施了一禮。出門而去。

打發走了兩個家人,呂公的心情這才稍微有了些舒展。從官府要把住泊的船舶都趕進了老鸛塘這件事情來看,小灃和玉娘一定是虎口脫險。因為呂公、小玉、小灃這幾人當中,也只有小灃能夠在水下駕著木船瞬間駛出千里之外。假若擒獲了小灃。以截門眾神的法力,根本就沒有必要再在船上打什麼主意。

可是小灃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回來呢?玉娘是否安然無恙呢?想到這些,呂公的心就又揪了起來。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小說取材

本小說是很中國式的古典仙俠體裁,主要人物是:金童、*。

為什麼要選金童、*為主角呢?由於他們是書中的主角,為了保持小說的趣味性。情節的生動性,現在不是對他們多做介紹的時機。我耐心的寫下去,朋友們耐心的看下去,結果會有的。

我的寫作特點是以情節推動作品,不以角色塑造為核心,角色性格只是劇情的一部分來引申表現的。可以說,是很傳統的寫作方式。但傳統的體裁和傳統的寫作方式只是種形式,所以,情節的生動性,文章的趣味性,讀後的娛樂感。依然是我在寫作中的追求。

本書以傳統的中國神話為體裁,所以,幾乎每一章節都隱藏著故事情節的伏筆,可以說是懸念重重。有人說是因果,我說那不是。那只是我刻意製造的懸念效果。所以喜歡本書的朋友,希望您不要隔章閱讀。那樣有時就會產生一些疑問。

既然是中國式的傳統的神話故事,就與宗教脫不開關係。所以本書就以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做為神話的背景。當然,現在在書裡是截教和闡教,這是個過程問題,現在就不多說了.為了使人物有系統性,也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爭論,本書的人物絕大部份都克隆於中國的神話古典名著《封神演義》,所以,要對這些角色有異議,還是不要跟我說事兒,去跟《封神演義》的作者,明朝的許仲琳去理論去.同時,為了是本書能夠獨立成篇,在書中只要牽扯到《封神演義》中的人物,本書都遵照原著做精心而又簡要的介紹。所以,就是沒有看過《封神演義》的朋友,看了本書,也依然能理順思路。

當然,本書會根據需要,有所取捨的在書中設定這些人物,因為道教的神仙眾多,有個機構做過簡略通計,道教之中有名有姓的神祗就有八千六百多人以上,還不包括大量的山神,土地,城隍。也許有人說,不就八千多嗎,不是很多。但舉個例子大家就會明白。幾年前,《人民日報》做過一項調查,在一年裡,中國所有的刊物報紙的文章裡使用的字,不超過三千五百個。這是個什麼概念,這就是說,就用了這三千五百字,就組成裡成千上萬,多姿多采的文章,現實中,能認識並熟練運用四千字的人,我可以佩服的稱他為老師。起碼我覺得我認識的字離四千這個數,差得太遠。所以,要認識八千六百多以上有名有姓的神祗,那會是種什麼樣的困難。其實,就《封神演義》中的人物,就多得不得了。理清楚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如果本書中有那些朋友們認為該有的神仙沒出現,還請諒解了。儘管這樣,我覺得我書中用的人物也不是很少了。

本書除了主角以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