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2 / 4)

小說:梵天之眼 作者:標點

沈默行走在寨子裡。寨子裡很靜,間或遇到一兩個孩子和他們的狗。人和狗都是一付兇巴巴的樣子,對人愛理不理。如果不是看到地面上長長的身影,沈默真的懷疑自己變成了透明的。昨天他找了大半夜,走進好多家吊腳樓,沒有一個人知道易明或者阿雅。今天一大早起來,他來到這個更高的寨子。

路口拐角處的一家吊腳樓前,有一個小姑娘在洗頭。小姑娘彎腰低頭,黑黑的頭髮足有一米多長,從腦後甩下來遮住了面容,一直拖到地上。身邊放著一隻竹子做的水桶,小姑娘右手拿瓢從水桶中取了水,直接淋在頭上,水順著頭髮流洩下來,在地面上聚積成一窪濁泥,髮梢就在泥水裡滾著。

沈默停下腳步,訝異地看著小姑娘,不由得擔心這樣洗出來的頭髮會不會乾淨。

小姑娘拿一隻木梳把頭髮一點點綰起,一直綰到髮梢,頭髮上擠出的水分已經將髮梢淋洗乾淨,不一會兒的工夫,一個漂亮的髮髻就綰好了。那隻盤發的木梳插在頭上,既是工具,又是飾物。小姑娘直起身子—容貌稚嫩而清秀,年齡也就在十四五歲左右。

沈默走過去:“小姑娘,你能聽得懂漢話嗎?”

小姑娘茫然地看著沈默。

沈默失望地搖搖頭走開了。

在沈默離開五分鐘後,夏曉薇和林濤也來到這座吊腳樓前。

昨天晚上和沈默吵架後,夏曉薇和林濤也來到寨子門口那家槍手部落客棧。林濤很快就弄清了沈默也住在那裡。夏曉薇一心想避開沈默,便帶著林濤離開了。後來,他們在寨子裡隨便住到一戶苗民家裡。這裡的人已經習慣了,幾乎家家都能留宿客人,價格也很便宜。早晨就在主人家搭夥吃了早餐,主人去忙自己的事情,夏曉薇和林濤就開始在寨子裡轉了起來。幸好林濤能說苗語,交流起來沒什麼困難。夏曉薇採取了在貴陽西湖巷尋找吳伯寅時用過的辦法,不漏掉一家一戶,每一座吊腳樓都要進出看一看,問一問。只是一路走來,卻很少遇到成年人。彷彿寨子裡只有小孩兒和狗,還有清風。

“有人嗎?”林濤用苗語喊道。

剛才洗頭的那個小姑娘走出來:“什麼事?”

“我是從縣城裡來的,來找親戚。你知道易明爺爺家在哪兒嗎?”

“不曉得。”小姑娘搖頭。

“那,阿雅奶奶呢?”

“不曉得。”小姑娘還是搖頭。

林濤轉身對夏曉薇說:“姐,把照片給我。”

夏曉薇從隨身攜帶的坤包裡取出那張老照片,離開貴陽這後,這張照片一直是夏曉薇保管著。

林濤舉著照片給那姑娘看,並指著照片上的阿雅說:“這是阿雅奶奶年輕時的照片。”

“這張照片我見過!”小姑娘說。

“你見過?在哪裡?”林濤興奮地幾乎跳起來。

“在上面寨子易昆爺家裡。”

“你能帶我們過去嗎?”林濤的眼裡放著光。

小姑娘想了想:“那你等一會兒,我添上豬潲。”說完轉身去忙了。

林濤興奮地把剛才小姑娘的一番話說給夏曉薇。

不大一會兒,小姑娘就出來了。渾身上下煥然一新。銀的項圈,銀的手鐲。上身穿一件滾邊左衽青布衣,下身圍苗王方印圖形的三角裙,腳下是一雙新草鞋。看起來格外鮮亮。

夏曉薇懷疑小姑娘是不是真的去添豬潲了。

小姑娘對林濤莞爾一笑:“走吧!”

在小姑娘的帶領下,夏曉薇和林濤踏上一條蜿蜒的小路,迤邐而上。

“這裡的樹似乎比別處都茂盛。”路上,夏曉薇隨口說道。

“岜沙人把樹木當神祭拜。人死之後不立墓碑,也沒有墓冢,就在墓穴上面植一棵樹。‘人來源於自然,歸於自然;生不帶來一根絲,死不帶走一寸木。’—這是岜沙人的信仰。岜沙人從不濫伐樹木,村民們缺油缺鹽,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樹,肩挑徒步到縣城去零售。聽我爸爸講,岜沙人有過唯一的一次砍樹行動,那是1976年毛主席逝世,北京修建毛主席紀念堂時,岜沙人毅然決定將寨前小山頭一棵直徑一米多的千年香樟樹敬獻給毛主席。那棵樹被全寨視為林中大神。樟樹出寨時,全寨老少都聚集到公路兩邊夾道目送,一直到塵灰落定。為了紀念那棵香樟樹,岜沙人在那棵樹生長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八角亭作為紀念。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可以帶你去看看。”林濤很慶幸自己還沒有忘掉爸爸講的故事,心中暗自得意。

聽了林濤這番話,夏曉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