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門心思跟遼國停戰,燕京一帶一直處於戰爭之中,許多農田牧場都荒廢了,整個河北山西的生產受到的影響,若是從經濟方面來估量,可謂損失巨大。而且大魏朝現在內部越發的不平靜了,雲家必須隨時保證有足夠的實力應付各種變化,對外作戰就食於敵國,可以說現在已經不用考慮了,而孫子那種就食,在國內肯定是不能幹的,這樣雲錚就必須想出一個辦法來提高運輸能力。
怎麼幹呢?雲錚有些苦惱的抓了抓後腦勺,自言自語地感嘆:“真是奇了怪了,人家穿越到秦漢年間,居然能發電,還能做出電燈來,本少帥只不過想讓前線大軍吃得好一點,怎麼就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呢?奶奶的熊,我咋不是學做汽車的呢?”
“什麼旗車?”雲逸不知道什麼時候湊了過來,好奇地問道。
雲錚嚇了一跳:“你什麼時候來的?吃完了?”
雲逸嘿嘿一笑:“這玩意又不是什麼好吃的貨,隨便把肚子填飽還不快麼?少帥,剛才我聽你說什麼旗車,是什麼東西?”
雲錚“呃”了一聲:“你聽錯了,我沒說……我是說咱們現在運糧的車子不好,運得又少,速度又慢,路上消耗特別大,太不划算了。”
“啊……那是!”雲逸深有同感地道:“人家說咱們雲家軍不往遼國打,是為了養賊自重,嘿,我們倒是想打,誰給咱們糧食?從燕京打到遼國上京,一路上要打多少仗,花多少時間,這其中需要消耗多少糧食?媽的,朝廷裡那些人就知道動嘴皮子,其實屁都不懂……聖宗皇帝不是說了,邊軍誰家打下的外族之地都歸邊軍自有,咱們雲家莫非就有毛病,嫌自己地盤太大麼?真是……”
雲錚“嗯,嗯”兩聲,心裡卻忽然想到一個情況,大車咱做不好,小一點,但是卻特別方便的呢?
卷三 關山雪滿北風急 第30章 構思腳踏車
……雲錚的構想十分簡單,作為一個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四有青年,從小到大最熟悉的交通工具莫過於……腳踏車!
雲錚從前一直很有一種疑惑,總是想,中國古代的科技發明既然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一直領先於世界很多年,四大發明就是例證。那麼象腳踏車、三輪車這樣僅需人力透過鏈條傳動的交通工具,其原理也應該和水車、風車等器械差不多,要製造起來的工藝要求也不算高,但偏偏古代人民就是沒有發明出來,不知道為什麼?要不然的話,這項發明必將是一個對人類文明有重大推動作用的歷史性發明,中國古代的交通便利程度將得到大大的提高,對後世的影響將難以估量。
後來在某個論壇上看到一種法,是因為中國古代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坐車的人,一種是推車的人,如果出現第三種人騎著腳踏車自己跑,肯定會被前面兩種人一起鄙視。不得不這句話雖然有些極端,但確實挺符合中國古代的實情。就好像雲錚一直覺得特別有意思的刷牙一樣,古代雖然器械不先進,但特別會折騰人,換在腳踏車上面也得過去。有身份地位的人肯定不會自己騎個車,而沒身份地位的人估摸也弄不到車,這就尷尬大了。
不過幸好雲錚這會兒考慮的是用腳踏車改善後勤運輸能力,倒是不必考慮這種社會風潮的問題。社會風潮可不是鬧著玩的,尤其是在中國古代這種仁義禮智信當先的時代,“奇技淫巧”這個帽子往誰腦袋上戴過去,麻煩都很大。東漢的鄭玄在《禮記。王制》的註釋中:“作**,奇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並把先秦最傑出的工程技術專家公輸般(即傳中的魯班)列為首誅物件,就因為魯班運用奇技作了奇器,歷代王朝都崇尚義和利,道和器的區別,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言義和道的被奉為君子,言利和器的被斥為小人,這就把知識和知識產品分成尊卑貴賤,提倡坐而論道,輕視技術和經營,此種價值取向主導中國數千年。
這樣的觀點,就連孔子的嫡傳弟子也對抗不了。“子貢……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進,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仰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曰槔。’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瞞然慙,俯而不對。連孔聖的親傳弟子都敗在這種觀點面前,遑論他人。
雲錚穿越來這大半年,已經基本熟悉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