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尺短,一漢里約合416米。故252公里約合605漢裡。由於道路不可能是直線,加上各種地形因素,實際距離應以兩到三倍來算。孟達說的“去吾一千二百里”正合兩倍,應是實際行軍距離。換算成華里也就是1000華里。以八天行軍1000華里,每天平均行軍125華里。當然,書裡說司馬懿是“倍道兼行”。即使如此,則不“倍道”的速度是這個速度的一半,也有62…63華里一天。
而純騎兵部隊的速度更快。霍去病出徵匈奴,一路“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裡,合短兵,鏖皋蘭下,殺折蘭王,斬盧侯王,銳悍者誅,全甲獲醜,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捷首虜八千九百六十級,收休屠祭天金人”。六天攻擊前進千里,平均一天167漢裡。漢尺短,相當於現在的每天112華里。
大魏朝計程車兵以步兵為主,但身上的所披的鎧甲重量比戰國、秦漢要高出不少,一般能堅持日行六十里的,就完全可以算做合格。六十里每天的行軍速度,對於飛奪瀘定橋的那支神兵可真是差太遠了,紅四團24小時行軍120公里,也就是240裡。而這240裡的路,蜿蜒起伏在大渡河岸的山嶺峽谷之中,大多一邊是懸崖峭壁的高山,一邊是惡浪翻滾的急流。走在窄窄的,讓人不禁頭暈目弦。更難走的是絕壁上鑿出的棧道和陡峭難攀的石梯。再是山腰終年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