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鷹揚衛南下,一路上走得比上次下西京要慢不少。倒不是說鷹揚衛戰士們的行軍能力降低了,而是跑到路上投降的高麗義軍越來越多了,鷹揚衛幾乎每走幾里路就要遇到一支或大或小的義軍隊伍要求投誠,他們多的有三五千,少的兩三百。雲錚先前還覺得頗有意思,到後來發現這簡直是個災難。從西京到開京的路程,原本鷹揚衛急行軍三天就能趕到,普通行軍也就是五天左右,可現在因為多了這麼一批——不對,是無數批——心向天朝的**武裝,雲錚發現他沒有一個月怕是到不了開城了。
於是,雲少帥大怒之下,當即頒佈一道命令:所有要投降的,別跟老子閒扯淡,自個滾到西京找雲浪將軍!
就這樣,一個巨大的麻煩就被雲錚丟給了正在西京可憐巴巴吃泡菜的雲浪老兄。
雲錚的大軍南下,離開城還有大約五十里,前方探馬忽然來報:“報!——稟少帥!開京城上,白旗飄揚!”
雲錚頓時一愣:“白旗?他們要投降嗎?”
雲逸跟著他一愣:“白旗跟投降有什麼關係?”
雲錚愕然:“白旗不是……”他忽然想起來,這個時候的中國可沒有把白旗當投降的意思,那這個白旗……
雲錚深吸一口氣:“慶大升真的死了?”
雲逸在旁邊臉色狐疑:“慶大升才而立之年,怎會忽然死掉?”
但那探馬卻是大吃一驚:“少帥真是神人,小的剛才趕近了城邊,聽那些高麗人就是說慶大升死了!”
雲錚雲逸頓時相對無言。
卷四 海雨天風獨往來 第60章 高麗降,中原亂
九月初九,雲錚趁開京實際統治者慶大升忽然暴病而亡的機會,六萬大軍兵臨城下,逼迫高麗明宗開城投降。慶大升既死,明宗再無敢戰之心,於是下旨開城,親自出城跪呈傳國玉璽,獻高麗戶籍、地圖,以示降心。高麗最後的十多萬大軍亦同時出城繳械投降,接受鷹揚衛整編。
九月初九乃是重陽節,“重陽節”這個名稱見於記載是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首先有等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絡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雲錚覺得今天的兆頭極好,重陽登高,而高麗全國跪降,他雲少帥這登的,那可是一國之高,古往今來,能夠企及的也只有那寥寥幾位了。
高麗朝中,雲錚毫不客氣地坐到原本屬於高麗王的王座上,面對高麗臣子們中難得的幾個傷心的眼神,他輕笑一聲:“高麗王之爵位,一向是向我中華天朝請賜而來的,你之王爵,放之邊荒蠻夷,固然是王。可若入中華,必連降三級……而本世子乃是大魏世襲罔替雲國公世子,於你而言,該是上爵,坐此位置,當是爾等榮耀。”
眾人不論服與不服,此時也只能做出一副心服口服的樣子,連連稱是。
卻有一人憤而出列,指著雲錚罵道:“枉你自稱天朝國公世子,系出名門,卻無故出兵我高麗,戮我子民,殺我大將,挾我君王,你還宣揚要救我高麗子民於水火,此刻卻竊據王位,莫不是要倚仗我高麗之地,裂土為王??”
眾人大駭,高麗一干臣子更是立即喝斥此人,高麗王連忙站起來,慌慌張張罵道:“文克謙,往日朕……往日本王對你不薄,你何故出言陷害本王?還不速速退下!”又轉而朝雲錚跪下磕頭道:“少帥息怒,此人……此人怕是失心瘋了!”
雲錚悠然擺擺手,站起身來,踱步道:“你就是文克謙,是吧?我雖遠在燕京,卻也聽過你的大名。不過今日一見,卻是見面不如聞名……你連何為大忠大義、大仁大孝都不知道,枉被稱為高麗賢臣,更算不得什麼大儒。”
文克謙脖子一硬:“似你雲探花今日之所作所為,便是大忠大義、大仁大孝了嗎?”
雲錚笑道:“然也,本世子之所作所為,正是大忠大義,大仁大孝。無論是對於我大魏,亦或是對於高麗,我的作為,都可以冠之以‘大忠大義、大仁大孝’之名。”
“荒謬!”文克謙氣得手指直顫。
“你不信?好,今天當著你們高麗文武百官的面,本世子就教教你,讓你這邊荒大儒,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儒